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读经明义丨《孝经》:依靠血缘建立的人际网

http://www.newdu.com 2018-05-11 腾讯儒学 林觉 参加讨论

    文/林觉
    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指出,古代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类似于“同心圆”的结构。
    
    “同心圆”结构长期以来是中国古人的社会关系的主要模式(资料图 图源网络)
    西方人对群己、人我的界限有非常清晰的划分,而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很不同。中国人是以“己”为圆心,根据亲属与我的血缘远近,缔结成一张不断外扩的人际网络,如同投入水中石子所激荡起的同心圆波纹。
    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一切中国古代的人伦关系都安置在这张网络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正是基于这种血缘的亲疏远近而确立起来的。
    为什么不是“忠”、“信”、“廉”、“义”、“直”这些德性,而是“孝”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教的基础?
    《孝经·圣治章》给出了解答:“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古代的人际关系,基于血缘亲疏建立(资料图 图源网络)
    意思是说,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之心,从年幼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了,随着子女不断成长,开始懂得更多的道理,便能够更加尊敬父母。
    圣人顺着子女这种对父母天然的情感,教会他们亲爱、尊敬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而去爱别人的父母,这就叫违背道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重,而去敬重别人的父母,这就叫违背礼法。
    不难发现,《孝经》强调了一点:对他人的爱,必须首先以对自己亲属的爱为基础。在古人看来,如果一个人连身边的人都不爱,很难想象他会善待他人。
    古代先圣观察到,人在出生后对身边血亲所表现出的亲爱、依赖,这是没有经过任何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性情。在一切血亲中,又以父母为至亲,如《孝经》所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资料图 图源网络)
    父母对子女的生养教育,奠定了父母与子女情感最自然的基础,而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又是先于人世间一切其他情感的。因此,这是一种最普遍也是最稳定的情感。
    这种情感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换而发生太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人性。政教必须建立在一种普遍而稳定的基础上,才能长久延续。
    可是,相比基督教所推崇的对他人广泛而无差别之爱,中国古人这种基于血亲关系的爱,似乎显得有些狭隘和“小我”,这是不一种缺乏大公之心的表现呢?
    事实上,儒家非常重视将这种对父母的情感扩至对待他人。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怎样才能成为天下的王者,孟子回答说,想成为天下的王者,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天下可运于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记·礼运》则以“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作为“天下为公”时代的一种理想。
    不过,这并不是要求子女将对父母的情感无差别地推及他人。在一个基于血缘而形成的聚居群落中,对待血缘关系远近不同的人,有情感上的亲疏浓淡之别。
    在古人看来,此乃人情自然,而不是道德上的缺陷。因此,应该鼓励每个人先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起,通过善待自己的双亲,先了解到什么是爱和敬。
    然后再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对其他人乃至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施以不同程度和方式的关照,从而形成一个有差等秩序的社会结构。如果一味要求普通人无差别地爱亲和爱人,则是有违人情自然的苛刻要求。
    
    如果一味要求无差别地对待,是有违人情的(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记·乐记》说“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这正可以解释为什么《孝经》为什么会以爱亲为爱人之根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