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专精至道,神仙可期丨《玄纲论》教你怎么做神仙

http://www.newdu.com 2018-05-16 腾讯道学 逍遥顽仙 参加讨论

    文/逍遥顽仙
    《玄纲论》由唐代著名的道士吴筠所撰写。吴筠,字贞节(一作“正节”),后人尊称他为宗玄先生,因而这篇文章全称为《宗玄先生玄纲论》,被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
    
    性情高洁,不随俗流(资料图)
    宗玄先生年少即通经,善属文。性情高洁,不随俗流。他与著名诗人李白、孔巢父等人交好,常与之相酬和。唐玄宗闻其名,曾遣使召见于大同殿,令待诏翰林。
    玄宗曾问以道法,宗玄先生答曰:“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费纸札耳”。《旧唐书》本传说:“然词理宏通,文彩焕发,每制一篇,人皆传写,虽李白之放荡,杜甫之壮丽,能兼之者,其唯筠乎!”
    此文章本是宗玄先生给玄宗皇帝上的表文,宗玄先生认为:“以重玄深而难赜其奥,三洞秘而罕窥其门,使向风之流,浩荡而无据,遂总括枢要,谓之玄纲。”
    
    【唐】李白《上阳台帖》(故宫博物院藏)
    这段话的意思是,他认为重玄的理论深奥而晦涩难懂,三洞的经文则秘不示人而难以让人窥其门径,所以它们就像一场大风吹来,让人能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却抓不到它拥有力量的依据。所以要总结出这些经典的中心思想,而把这些统称为玄纲。(唐朝编写的《三洞琼纲》据说有五千七百多卷,与《道德经》的五千文相比,想想确实不好下手入门了。)
    《玄纲论》全文三十三章,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明道德,分道德、元气、真精、天察、性情、超动静、同有无、化时俗、明本末,一共九章。上篇倡导修真悟道之士,应内怀道德,以纯朴为先,戒除奸巧是非之心;同时,也强调天地人物、灵仙鬼神,皆以道德为生成之本。
    
    天地人物、灵仙鬼神,皆以道德为生成之本(资料图)
    中篇辨法教,述学道成仙之要旨,分神道设教、学则有序、阳胜则仙、虚明合元等十五章。这一部分论述学道修真的原理及怎样体察天道与证道的方法,集中解释了世俗人对修道的各种疑虑。
    这一部分号召慧眼修士,悟道要勇猛进精,以“至静为宗,精思为用,斋戒为务,慈惠为先”。次则吐纳导引,恰神润骨,以阳炼阴,阳盛阴消,柔和慈善,虚明清贞,方可成仙。
    下篇析疑滞,设问答解释对修炼成仙之种种疑滞,分会天理、畏至道、长生可贵等九章。以问答形式,对于世俗人常不能理解有关学道成仙的各种问题,分章进行解释,对“怎样返心于清虚?”、“如何理解老庄明言仙道?”等问题都进行了富有哲理地回答。
    
    至静为宗,精思为用,斋戒为务,慈惠为先(资料图)
    下篇认为修真首要志道精专,绝俗勤久。其指出“道在于人也,不炼而为凡”,“自古至忠、至孝、至贞、至廉、有大功及物者,皆有所得,不同常流”。由此宗玄先生明确指出学仙有大功大德,济世利人之举者,便能终得道果。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
    《玄纲论》开篇就先对什么是道做了最完整的概述,紧接着便又对德开始了概述:“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然则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
    
    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资料图)
    可见《玄纲论》是坚实地立足于老子的《道德经》之上,其以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作为开篇的中心点,宛如《道德经》分成了道篇与德篇一样。
    之后,他紧接着说:“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简而言之,他认为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都是因“道”与“德”的相互影响而生成的,而这种生成的规律,就是自然。这种自然规律是长久不变的,也是天地之间的不变之纲。
    《道德经》第十五章里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庄子》也说:“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穷生,立德明道,非至德者耶?”
    
    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资料图)
    这说明“道”是深奥而难被人所识的,但是,道能通过万物的生息体现出来,通过神明的启示、道之化物,让我们有所感知。这些被体现能够描述的东西就是“德”。从学道和修持的角度来说,道教徒的行为就是“道”的体现。一个有道之士的行为,就是“德”行。
    “以一人之心,兼累圣之道,神疲形倦,莫究其微。故周览以绝疑,约行以取妙,则不亏于修习,无废于闲和。道在至精,靡求其博尔。”这就像是《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里常说的那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的精力本就是有限的,而知识和想要知道的求知欲都是无限的。所以可以多了解以解除疑惑,但最后做出选择时,还是只能选最好的和最适合自己的。《道德经》也讲:“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抱一即守一,一即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资料图)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有“清身守一法”、“守一明之法”、“守一长存诀”、“守一法”等,称“守一”为“长寿之根也”。《云笈七签》称:“凡守一者,身神常安。”韩愈的《劝学》里也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唯有专精至道,如此才能神仙可期。
    后面二十九章则说的更详细了:自古学仙的人很多,而得道的人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常人学道如果有一千人,真正知“道”的人也就一个,比率不过千分之一。而知“道”的一千个人中,能有志于修道的也就一个。
    有志于修道的一千个人中,专精的也就一个。而专精的一千个人中,能勤久的也就一个。所以学者的人多,但成道的人少。然而,如果知“道”的人能绝掉俗念,加以立志,再专精去修,并持之以恒,没有学不成的。
    
    道教真符(资料图)
    随后,文章则详细地告诉读者神仙可学,学则有序。阴与阳相混,从而产生了人,魂是阳神,魄为阴灵。在人受胎之后,气周游全身,而形成了形体,但如此并不是俱全的,因为俱全了,就返归到先天了。如果阴气过旺则会阳竭而死,阳气旺则将阴气消而成仙。
    阳的性质是柔和、慈善、贞清的,而阴是刚狠、嫉恶、淫浊的。如果心思淡泊,则能阳和;如果焦躁而发泄欲望,则阴气会产生破坏作用。这二者的控制其实都在于自己,阳胜则阴伏,便能慢慢长生了,此称为长生之渐,渐是修道的开始,也是不死的最初阶梯。
    大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态结构,但是学道却是有顺序的。修道者应该先学正一,然后学洞神,再学灵宝,最后学洞真。凡学的过程中,皆是以静为宗旨,精诚存思为用,并必要配合斋戒,以仁和的方式对待众人。
    
    注重师承戒律(资料图)
    这是因为不通过至静,神无法凝;不通过精思,则感应不彻底;不通过斋戒,则诸真不会回应;不以仁和待人,则没有效果。只有神凝了,感应彻底了,诸真有应,施功有成,这才达到了初仙之阶。
    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吐纳导引,使体太和;诵读宝章,使神清气爽;进而还要润骨。这些都是有师口诀传承,只要认真研究其奥妙之处,自然就能气液通畅,形与神合。
    如果这样做了,不需要外服金丹玉芝,也可修炼有成。如果仅仅以嘘吸为用、以肢体动作强身,以药饵来培元固气,以各种杂术而取有利,那么那样即便是寿与龟鹤一样长久,也终究不能成就神仙之道。
    
    不需要外服金丹玉芝,也可修炼有成(资料图)
    这样做只能养形,却忽视了神,所以应该所以含元和、抱淳一、吐故纳新、屈伸导引、精思静默、潇洒无欲,以阳来灵炼革除阴滞之气,使得内外虚白,洞合至真。久久为之,成仙怎么还会远呢?
    同时,《玄纲论》告诫修士们:道不远人,人自远之。道不轻传,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传以大道呢?这至少要做到两点:其一要立志修道、心性坚定,其二应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忠厚仁义。
    原因何在?无非在于:如果不是这样,所传非人。非人或能学到法,却学不了道。如此便形同未传,所以必须这样做。而对常人来说,只要自己坚心求道,总会有机缘走上正道。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资料图)
    很多人把这个顺序弄反了,以至于终求而不得。非道远人,而是人自远也。就像《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说的:“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物自道生,道无弃物。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用的有时反而才会有大用。
    正如同《醒世恒言》卷三八所言:“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修。”如今我们都走在通往无上混元大道的路上,如果已经行了九十九步,因种种原因就差那临门一脚而放弃,难道不觉得太可惜了吗?最后祝大家专精至道,神仙可期。慈悲!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逍遥顽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