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玄乐道炁:谈谈道乐与养生

http://www.newdu.com 2018-06-11 腾讯道学 牧之 参加讨论

    文/牧之
    音乐是心灵的疗养师,翩翩而来的乐符,可以深入人心、调理情绪。《左传》中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资料图)
    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养生音乐中,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史记·乐书》:“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
    
    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资料图)
    过分的重视音乐固然有使人恣情于乐欲的可能,恰如老子所言“五音令人耳聋”,故要选择“正乐”,以正心通流精神。道乐正是这种继承于中国古代五音六律的一种传统音乐类型,但道乐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宗教功能。
    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烘托道教的神圣氛围,也起到了连接仪式、起承转合的功能作用,同时也肩负着祈禳、济度、通神等宗教性功能。道乐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音乐审美作用,同时也能够怡养心身、净化生命。
    《太平经》指出道乐的本质是“天地阴阳五行之语言”,道乐的产生是“阴阳者,动则有音声”,道乐的功能是“感物类,和阴阳,定四时五行”。
    
    阴阳者,动则有音声(资料图)
    两千年前,我国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提出了“五音疗疾”,将五音纳入五行系统,指出“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相应于“脾、肺、肝、心、肾”五脏,而人又会生出“忧、悲、怒、喜、恐”五种情志。
    《灵枢·邪客篇》指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故五音能够涤荡人体五脏,调节五志,平秘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的动态平衡,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五音能够震动打开胸腔内脏的脉结,散发清除积淀在腑脏之间的各种浊气和宿疾。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是,因所发出的声波和声波形成的场质不一样,故对脏腑及情志的作用也各有所异。
    
    平秘阴阳,调理气血(资料图)
    在道教音乐理论中,五音六律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统一于五行学说。道教音乐的神是虚静柔和的韵,形是五音六律;神通于心,故韵可修心养性;形合于阴阳五行,故五音六律能调养五脏六腑而炼形养命。
    如同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一样,道教音乐是以五音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是道教音乐养生的理论基础,也应该是道教养生之经纬。
    魏晋时期著名的新道家人物嵇康通晓音律且善谈养生,在其所著的《琴赋·序》谈到了音乐与养生的关系:“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所谓“宣和情志”,就是使哀乐之情得到宣泄而归于平和。所谓“导养神气”,就是引导血气,使之平和,从而使精神得到保养。
    
    导养神气,宣和情志(资料图)
    嵇康认为:“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不平和的淫声能使体气不和,既不利于养形,也不利于养神;“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平和的正声则能使体气和平,既有利于养形,也有利于养神。
    因而,嵇康提出,需要区别音乐的淫与正,用平和的正声“导养神气,宣和情志”,使人超越世俗的哀乐,进入与道为一的平和境界。这就是他的音乐养生论。
    在道教多种仪式中,以修炼成仙为目的的早晚课诵仪式音乐最能体现养生功能。首先,它的唱词全以诗意化的韵文形式阐述修道要旨和过程,构成了一种音乐化的修道活动。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资料图)
    以《澄清韵》为例,其经文为“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冥洞清,大量玄玄也。”
    单从这诗意化的韵文即可感受到气象恢弘的意境,天地澄湛清寂的虚静的本质。该韵用于早功课的启首,使道众自早课始,即进入一种澄清尘埃的清幽境地,开启了养生的一个良好开端。
    这里实暗喻道人之心,要排除杂念俗思,回到天地自然的本真状态,从而揭示“天人合一”的修道原理。
    正如道乐研究学者蒲亨强回忆自己几十年前,到道教圣地武当山采风时的情景所说:
    
    天无氛秽,地无妖尘(资料图)
    当时道教音乐尚未开禁,音乐圈子内也无几人听过道教音乐。我来到紫霄殿前,几位道人为我唱起早课经韵《澄清韵》。蓦然间,那悠缓适意的节律,优柔绵延的音调,连同道人那安详宁静的神态,汇成一种奇特的审美效应,如春风拂面,如甘泉潺潺注入心田。
    我当下感受到了全身心松弛、宁静的美感,一时间,红尘烦恼消失殆净,这种直捣灵魂深处的感动难以言喻,勉强形容。它仿佛呈现出万象清明,物云皆闲,心宁无波,无遮无碍的境界,明显具有导人入静、无欲无念的心理效应。这种奇妙的音乐是与灵魂的对话,与人生命脉动的共振,它促生解脱、超越、自由的快感。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牧之,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