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书法与问题导读”网络沙龙准备文案,包括网络讲课,我在郊区的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已经呆了有一个月之久。前几日第一期沙龙接近尾声,受老薛邀请去望京给他们公司的同事分享纪录片《文明》观后感。那天8月7日,立秋,天气照旧闷热。分享会结束后,去了木木堂工作室。 曾老师在工作室忙碌着挑选自己将要参加展览的绘画作品。他说:“很多人都问我,我画的是什么?我说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画的应该是一种‘可能’。”我想他所言的“可能”是什么呢?他又说,“‘可能’就是你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挑选完作品,晚上例行“贴秋膘”,吃火锅刷肉。一行六人,除了我跟老师,还有樊总、三息、敖川和向阳,落座的时候我正好坐在老师的对面,涮锅的同时,开始一边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聊。 我问老师:“之前您说您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件作品,您给作品、观看者和未来留足了空间啊。” “让自己满意很难。”他夹着菜往嘴里送的间隙应答道。 “您经常说,状态比作品更重要。”我放下筷子,跟几个喝酒的朋友碰了一下杯。 “艺术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象的结果,但是又不能不考虑“象”的存在。‘立象以尽意’才是艺术家区别于思想家的根本。”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说‘艺术是心灵之事’。‘心灵之事’应该跟我们传统艺术美学讲究的“意”是一回事。可是对于创作经验的艺术家来说,却始终也说不清楚“意”到底是什么?它是包罗万象的东西,是精神世界的共同体。您是怎么理解的?” “在我近年的创作和思考中,总结一下的话,我更在乎的应该是创作过程的三个指向:第一,‘意’为当下;第二,思考如何使作品的形式更加靠近自己的思想或情意。第三,就是用什么方式更能迎合‘意’的表达?就像我们现在在吃火锅,所有的夹菜,涮肉和吃的过程都是为了满足“就食”这个想法。“就食”就是此时此刻的“意”,夹菜、涮肉、蘸酱、喝酒、咀嚼等行为都是为了迎合现在的想法,这是一个道理。不过,吃多少,怎么吃和吃完以后的心情和感受,每个人的体会都不一样。至于什么时候是最好的呢?不多不少,刚刚好。就像我们完成一件作品一样,多一笔少一笔都不行,恰到好处即为好。 “那这样的话,用在观者的角度也是能说通的。观看就像在体验吃的过程,用什么方式吃,都是根据自己的味觉感知和经验决定的,吃个差不多,留个念想,下次再来。这个吃的过程本身就具备可变性,相当于观看者面对您的作品时对于大脑中存储的“象”的抽取与匹配,以及视觉经验的变化,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或者不同的地点都能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么说的话,您下午说的那个‘可能’可能都在火锅汤里了。” “汤是好喝,但是不能喝,嘌呤高,容易痛风。”老师没等反映,顺口就说。 “哈哈哈”在座的几位听到后哄笑,也随机喊叫不让服务员上刚才要的喝汤的小碗。 他剥着糖蒜,看着我说:“像你这么一说的话,我突然觉得拿去展览的画,我们不去干预,让挂画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挂就行了,这也算一次行为了。” “这可以的,也就是说当所有的观者参与进来这样一个“行为”的时候,就等于对这件作品的空隙填补了一次“可能”,参与的人多了,它便成为一种有趣味的临时性的“仪式”,所谓“万象”便会产生。” “好,就这么定了。” 愣了一会,我说:“其实我脑子里一直在想您刚才提到的那‘三个指向’的问题,都是关乎‘意’,但又有阶段性,思想性很强:意在当下,形式靠近,方式迎合。” “对啊,是这样,其实还是我所重视的创作状态,只是把它分解来说的。” “我想到一个词,叫‘意即’。‘意’不用说了,‘即’除了我们熟悉的有‘就是’、‘到’、‘当时或者当地’的意思以外,还有就是“靠近”、“迎合”的意思,完全就是您刚才说的‘三个指向’。” “‘意即’、‘意即’、‘意即’”他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似在咀嚼。 我手里拿着手机,一边查询一边念着,确有些激动。“天哪,‘即’居然还有‘就食’的意思啊!《说文》:‘即,即食也’。旁边这个‘卩’就是人的意思,像人在就食的样子。这算天意了,今天说到的所有用这个字都能概括了。” “好,好,‘意即’好!” 话音刚落,酒杯再次端起,干了走人。出门时,外面下起来第一场秋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