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恋古,但不守旧;我天天与古人对话,但又时时吸收时代的新鲜空气。”这是书家、文化学者言恭达的自述。他用这样的理念带动书坛、艺界的发展,在国内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言恭达认为,文化“走出去”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对中国艺术作品的阐释,让外国人逐渐认知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 “走出去”需深入思想妙义 作品先后在600多次国家级、国际性和各类全国性展览中入选并数次荣获大奖,多次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巴西、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与地区交流。作品入藏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选刻各地碑林,书学论文多次获“全国文艺评论”奖……在国内,言恭达的艺术成就受到业界学界多方认可与赞誉,他五次当选“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并在2010年11月纽约联合国总部“首届中文日”举办特展,被誉为“中华文化大使”。 谈起书法文化走向世界,言恭达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书法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艺术载体。如何通过书法艺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关键是让他人了解到蕴藏在书法之中的中国哲学思想妙义。 2017年3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中友协联合主办的中日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日本京都举行。言恭达所题的隶书作品“仁泽无疆”亦是该展的主题。展览开幕时,言恭达站在这幅作品前,向到场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介绍“仁泽无疆”的含义:仁德之道,恩泽万物,无穷无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期间,在与84岁的日本著名书法家杭迫柏树的“京都对话”中,言恭达指出:世界要以“仁”为核心,来唤起各个民族对时代同理心文明的认识,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言恭达认为文化“走出去”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地展示书法国画或京剧昆曲。在他看来,中国文化之所以与西方文化不同,源于中国艺术崇尚“写意”的境界。庄子的“虚”“静”“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等哲学思想引领着中国艺术注重情感“表现”的审美特色。通过对中国艺术作品的不断阐释,外国人可以逐渐认知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为之产生兴趣,这便是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这些年,中国在实践文化“走出去”战略上下了大力气,取得不少成果。言恭达也坦言,严防形式主义。当前的文化对外传播仍然是以政府主导的“推出去”,言恭达希望“未来‘推出去’能够变成‘请出去’。”为此,他在北京语言大学捐款100万元设立艺术文化教育基金,帮扶前来学习的世界各地的1万多名留学生走进中国文化,通过他们把中国文化“带出去”。 为人生而艺术 “江川汇海新潮涌,共绘蓝图万众从。欲借长风催百卉,飞芳吐艳月溶溶。” 这是言恭达2013年创作的长卷书法作品《时代抒怀》中的卷首诗句。这幅长16米的自作诗大草长卷,起以江河湖海的意象,传以清新豪壮的气韵,谱写出一幅壮美悠长的盛世华章。 见到年届七旬的言恭达,他步伐稳健、精神矍铄,丝毫不见古稀之人的样貌,如同其长卷书法中“以篆入草”的笔法,刚劲且不失豪纵。自2008年以来,言恭达已经创作十多幅长卷作品,多以大草书为主。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他选择何振梁在莫斯科申奥时的陈述演讲,完成17米大草长卷《我的中国心》;2010年,上海第41届世界博览会时创作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草长卷;201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百年,他创作的48米长卷《世纪脊梁·推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伟人诗文》在夏威夷APEC文化论坛展出,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2017年,为纪念建军90周年,他又以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元帅们的诗词代表作为内容,创作32米长卷作品《军魂颂》…… 95岁的书法理论家陈方既认为,言恭达的大草书法“构形大开大合,运笔纵横捭阖,以篆书裹锋笔法和简书率意笔法入草,堪称得中锋运笔‘画沙’之妙。”这样的书法艺术呈现出言恭达对于当下中国的所感所悟,传统的技法形式与现代的内容巧妙结合。欣赏这些作品,观者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形式上,言恭达选用最包容、最震撼的传统长卷,在笔法上“以篆入草”,在墨法上大量采用“涩笔”“渴墨”,以奥运、世博等当代重大事件展现时代的大开大合形式美与崇高的人文精神。 “为人生而艺术”,是言恭达始终坚持的文化理念。他坚守“艺术要体现当下时代精神”,认为书法家不能一味地只抄写唐诗宋词,要“感恩时代、感悟生活、感知民生”,即便是自作诗也不能“无病呻吟”,应当注入艺术家对当下时代的感受。“古今中外,任何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回顾历史上具有传世经典的艺术作品时你会发现,这些作品大都在传统的形式下注入了那个时代的精神。” 前不久,言恭达入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这位教授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而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一个书家学者应有的社会担当。 践行“仁者爱人” “抱云堂”是言恭达的书斋名,此名延接了晚唐诗评家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超诣”的意境,“抱云”实则为拥抱“人类的精神”。 师从书法界鸿儒沙曼翁,言恭达深受其对艺术至诚至真与做人率真的影响。他说:“书法作品不是用来哗众取宠的,也不以金钱至上,更不是借机‘捞’个一官半职。”他认为,当下中国,艺术家要守护文化灵魂,回归艺术本真。 今日中国书坛何态?30多年的当代“书法热”无疑带来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却也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言恭达批判当下书坛存在的“形式至上”“丑书现象”“时俗扩张”“批评失语”等现象。“如今书坛出现了思想的苍白、文化的缺失、哲学的贫困,导致艺术生态的失衡。”言恭达说,“这需要我们把艺术还原以文化,求真于经典。” 那么,书家该何为呢?言恭达认为,书家首先要有艺术思想,把握时代主流文化的脉搏;同时又要有人文情怀,担负起书法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引领艺术审美潮流,将俗文化引向雅文化。同时,把世界优秀的文化吸收过来,把中国故事传播出去。“书家是靠作品立足社会、展现人生价值的,只有弘扬好中华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才能作出既有个性风貌又具时代特征的作品。” 创作之外,言恭达更是身体力行,投身于国家文化及各项事业建设中。74项提案,15次会议发言,在敦煌考察麦积山文物保护状况、在安徽、浙江调研大数据技术给中国书画带来的影响,在农村研究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和古村落保护……十年全国政协委员身份,言恭达尽责履职、建言献策,践行着一个书法家的社会担当。 言恭达热衷于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多年来通过出售自己的艺术作品,为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四川雅安等地震灾区和安徽贫困地区、江苏红十字孤儿学校、全国艾滋病防治、江苏省体育发展基金、为东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无偿捐资已达2000多万元,建立“南京言恭达慈善基金”“东南大学言恭达教育基金”“北京语言大学言恭达艺术文化教育基金”“清华大学言恭达艺术基金”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言恭达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基金”,2012年建立“言恭达文化基金会”,用个人的力量阐释并传递着“仁者爱人”的厚重思想。 2010年,言恭达卸任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在卸任仪式上,他有感而发:“人过六十,往往追忆消逝的春光,但我更看重前面的秋光。”在他眼里,一个人的价值轨迹是从闻道、问道、求道、得道,再到布道。如今,70岁的言恭达正是一位充满年轻活力的文化布道者,将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撒播向更多人,带到更远方。 言恭达,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友协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育部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