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远国 李黎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型春联(资料图) 这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元日》诗。每当春节来临、正月初一之际,家家户户都忙着点燃爆竹,喝着屠苏酒,摘下门上的旧符,换上新的桃符,这是旧时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话说大宋仁宗皇帝时期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天子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又命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神位的普天大醮,奏闻天帝,以禳保民间瘟疫。“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箓,禳救灾病,瘟疫尽消,军民安泰。” 《红楼梦》中,讲述了宁国府上下众人皆中邪病灾,贾赦请道士到园中作法驱邪逐妖。择吉日先在省亲殿上铺排起坛场,上供三清圣像,旁设二十八宿并马、赵、温、周四大将,下排三十六天将图像。香花灯烛设满一堂,钟鼓法器排两边,插着五方旗号。道纪司派定四十九位道众的执事,法官行香取水,擂起法鼓,俱戴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踏着登云履,手执牙笏,拜表请圣。出榜召将,只见小道士们将旗幡举起,伺候法师号令。三位法师,一位手提宝剑拿着法水,一位捧着七星皂旗,一位举着桃木打妖鞭,立在坛前。只听法器一停,上头令牌三下,口中念念有词,那五方旗便团团散布。法师下坛,到各处洒了法水,将剑指画了一回,回来连击牌令,将七星旗祭起,众道士将旗幡一聚,接下打怪鞭望空打了三下。众人都道拿住妖怪,只见法师叫众道士拿取瓶罐,将妖收下,加上封条。法师朱笔书符收禁,令人带回在本观塔下镇住,一面撤坛谢将,上演了一堂符法驱邪大戏。 这些祈福禳灾、解厄驱邪的宗教文化活动,都是在道士导演下的精彩演出。二千余年的中国文化传统中,道士们正是通过各种各样法事科仪,来演示大道的存在,济世度人,参与着生动活泼的人间生活。 史前人形玉雕(资料图)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法一类的巫术起源甚早。在世界范围内,符法类器物是人类史前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别。1906年,考古学家在前南斯拉夫的温卡发掘了350座史前的墓葬,在陪葬品中最丰富的就是用各种材料制成的符咒物,如雕成人面形状的耳环,饰有人头和蛇的青铜扣针,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乃是人类考古史中罕见的。在离俄罗斯莫斯科东北150公里的松基尔和两个经仔细安放的男孩尸体一道发现了8000余件穿有孔的猛马牙珠子、北极狐犬齿、各种环状装饰物和手镯,此外在一具男尸和女尸旁发现了数量较小的珠子和手镯以及红赭石(距今2~2.5万年)。 这类符咒饰物,在中国也有许多发现。1972年在陕西临潼姜寨的史前遗址一少女墓中,出土了一对玉耳坠,坠上的骨珠竟多达872颗,显然这是具有神圣意义的符咒物。在辽宁的红山文化遗址、广东的石陕文化遗址,江淅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原的龙山文化遗址,均出土了大量的玉龙、玉猪、玉虎、玉龟、玉鱼、玉鸟、玉蝉、玉佩、玉壁、玉箍、玉琮等,这些造形精美的玉器,或用于护身辟邪,或用于沟通天神,其功用与后世道教符完全一样,它们应是符的起始形态。 轩辕黄帝像(资料图) 按照西汉司马迁的历史观,中国文明的曙光肇于轩辕时代。直承黄、老之学的道教,对于这位中华文明的始祖备加推崇。道书说黄帝一边平乱治国,一边炼丹修道,至功德圆满,鼎湖飞升,成为神仙的共祖。这样一来,道教的各种法术便与黄帝有了直接的联系。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详述了黄帝的各种传说,说他东到青丘,“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大字,以劾召万神”。又巡游五岳,“躬写形象,以为五岳真形之图。”同书卷三《道教本始部》亦说:“伏羲受图,轩辕受符,高辛受天经,夏禹受洛书,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于河渚,故有三坝五典,常道之教也。” 东岳泰山真形图(资料图) 教外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如《山海经》中即说黄帝制造“桃人”、“桃符”,驱鬼辟邪。《龙鱼河图》亦说:“帝伐蚩尤,乃梦西王母遣道人,被玄狐之裘,以符授之。曰:太乙在前,天乙备后,河出符信,战则克矣。黄帝寤,思其符,不能悉谛,以告风后、力牧。曰:此兵应也,战必自胜。力牧与黄帝俱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太牢。有玄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黄帝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梦所得符也。广三寸,袤一尺。于是黄帝佩之以征,即日禽蚩尤。” 这些虽然皆为传说,但却透露出符箓之术起源甚早的信息,考古中发现的上古时的各种符咒饰物,即可证明此点。早在殷商时代,巫术已非常流行。做为夏朝的开创者大禹王,本身亦是大巫师。他治理洪水,征战有苗,主持祭祀,招魂持咒,半人半神,俨然是天神兼人帝的面貌。而这一切权势的根据,即来自天帝高阳的亲传“天书”:“高阳乃命禹于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当然,天之瑞命常人是无法看懂的,因为它是一种怪异的篆文。晋王嘉《拾遗记》卷二说:“书契之作,肇迹轩辕,道朴风淳,文用尚质。降及唐、虞,爰迄三代,世祀遐绝,载历绵远。列圣通儒,忧乎道缺。故使玉牒金绳之书,虫章鸟篆之记,或秘诸岩薮,藏于屋壁;或逢丧乱,经籍事寝,前史旧章,或流散异域。故字体与俗讹移,其音旨随方互改。”“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玄龟,河精之使者也。龟颔下有印文皆古篆字,作九州山川之字。禹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今人聚土为界,此之遗像也。”这类玄龟篆文,后世尚可见到。《法贴·神品目》说:“夏禹书石壁篆文,在平江县昌江山。”《衡山志》曰:“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坛,流水萦之,最为胜绝。 至于大禹铸鼎,也与符咒之术有关。据《左传》、《汉书》所载,九鼎的作用一是奉享上帝鬼神,一是使民知“神奸”而少祸害,二者都与通灵达神、驱鬼避邪有关。“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岣嵝峰上的禹碑(资料图) 《古器评》说九鼎十分精美威严,上面既有变形的动物纹样,又有神秘、恐怖的夔龙、饕餮的图案。宋王安石《九鼎》诗说: 禹行掘山走百谷,蛟龙窜匿魑魅伏。 心志犹虞尚觊隙,以金铸鼎控九牧。 治云赤天涨为黑,鞴风余吹山拔木。 鼎成聚观变怪索,夜叉行歌鬼昼哭。 功施元元后无极,三姓卫守相传属。 鼎器纹饰(资料图) 可见九鼎在古人的心灵中,具有非常强大的护国安民的神力。 前面所说的黄帝的桃人、桃符,也是一种象征。即暗示桃人、桃符是东海度朔山的神荼、郁垒二神,因此可以驱鬼辟邪。再加以联想,桃木本身也具有了超常的神力。于是,古人服桃汤,做桃人、桃剑、桃刀、桃印、桃箭,治病驱邪,劾鬼禳祸。在桃木板上画刻符咒,即叫做桃符、桃印。这类信物秦汉间已出现。《淮南子·诠言》许慎注:“桃印,鬼畏桃,今人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续汉书·礼仪志》说“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刘昭注:“桃印,本汉朝以止恶气,今世端午以彩绘篆符。” 桃花(资料图) 所谓“彩绘篆符”,就是用五彩绘锦、丝线制造,上面画有图文,这是早期的符箓。《道书授神契》说:“《周礼》禳妖乌者,以方书十日之号、十二月之号、十二岁之号,悬树上,即去。古人用篆字,今之符文犹似之也。” 秦汉时人用彩绘篆符系在身上,据说可以“辟兵及祸,令人不病温。”后世之道教完全承袭了这种风俗。《抱朴子内篇·登涉》载:“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绘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卷下说:“锦者,禁也。五色绘而成文,欲使人处五欲而成道,先须伏从科戒,以禁于心也。”“故以纹绘赍封天官,乞延算命,名命缯也。”这都是道教沿袭古风的明证。 秦汉方土还用符咒为人治病。从马王堆西汉帛书《杂禁方》、《五十二病方》所载,可知符咒已应用于治疗几十种疾病。《后汉书·方术传》载徐登、赵炳善巫术越方,“时遭兵乱,疾疫大起,二人遇于乌伤溪水之上,遂结言有效期共以其术疗病”。所谓“越方”,亦即禁咒符水之术。《抱朴子内篇·至理》详记其术,宣称知之者可以入大疫而不染,禁鬼神毒虫而不伤,止血续骨,刀枪不入,功能颇广,“甚有明验”。这类符咒之术本是秦汉巫师方土的专长,自道教初始便全盘继承,并将它与汉儒的图纬之学,战国以来的阴阳五行学相结合,遂步形成了符箓之学。 道教的符箓来源于中国上古的巫术。从东汉张陵,张角等开创五斗米道与黄巾太平道之始,道教就充分地利用了符咒之术,做为其布道济世的主要手段,而被社会广泛接受。 明代天师张宇初说:“太上诸品经箓,若祖天师所受,则盟威都功;葛仙翁所受,则中盟四仙;茅真君所受,则上清大洞。其余符箓弥多,皆所以福国裕民,宁家保己。是以历代崇奉皈依者,皆获感应,随所祷叩,旋有异徽,其太上设教之验,信不诬矣。” 《辰州符咒大全·序》亦说:“符咒之术,由来久矣。黄帝受之于西王母,而传之少昊;少昊传之颛顼,代广其意,而绵传不绝。李耳尽发其秘,仗符咒而开道教,从者众矣。后当春秋战国之世,术者见世之终不为也,乃退隐岩壑,以修养为事,符咒几于此绝焉。至汉顺帝时,有张真人名陵者出,得异书于石室,入蜀之鹤鸣山息居修炼,以符箓为人治病,驱鬼役妖,无不立应。人乃尊之。后得天师号。今道教所以不衰者,良以有天师也。天师之所持以役使鬼神之道,全仗之符咒为主。符咒之力,可见其伟矣。”都高度评价了符咒之术。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 李黎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