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炎玉 《孟子·公孙丑下》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地利虽好,却需要人来发挥巨大作用(资料图 图源网络) 按照孟子的意思,“天时”是不如“人和”的。反过来也可以说,天时是最基本的。而有些时候,它甚至是决定性的。 1916年9月,孙中山到海宁市盐官镇观赏钱塘江大潮,回上海后,有感而发,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这是大而言之。小而言之,在同等条件下,做同一件事情的时机不同,那么,这件事情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采用了“郡国并行制”治理国家,也就是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像周朝那样分封诸侯国,郡国两制并行。 当时,刘邦采用这种“嫁接式”的制度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一方面,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势在必行,他也确实看到了嬴政集权的甜头和项羽分权的苦头;另一方面,西汉的天下是韩信、彭越、英布这些人打下来的,刘邦既要分封有功之臣,又要分封同姓宗族。 然而,刘邦这一在当时看来比较正确的选择,却为自己的子孙埋下了祸根。 刘邦确实有深谋远虑,但也无法预料身后几十年的事情(资料图 图源网络) 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基本上在吕后掌权之前就都被消灭得差不多了,而同姓诸侯王则趁机坐大,在财政、军事、疆域等各个方面,都有追及甚至超过西汉王朝的趋势。 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就是被那几个大的诸侯王给推上皇位的,所以说,刘恒称帝伊始面临的就是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 一天,文帝刘恒读到了一篇令他激赏不已的文章——《过秦论》,他立即宣来这篇文章的作者——贾谊,并与他促膝长谈。 贾谊不仅洞悉国事,更善解君意,他在给刘恒的《治安策》中提出了自己思忖已久的“削藩”之计:“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具体办法是,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这样以来,诸侯王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小,就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了。 然而,各诸侯国都还在上升期,“削藩”的时机并没有到来。所以,这个计策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而贾谊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温柔敦厚的刘恒迫于压力,将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此后,贾谊再也没有受到重用,最后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 汉文帝素来以忠厚得名。贾谊谄于众口,生不逢时(资料图 图源网络) 历史的车轮转眼走到了武帝刘彻的时代,藩王势利依然强大,但是经过了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各路诸侯已然式微。刘彻敏锐地察觉到,“削藩”的时机真正到来了。 同样敏锐的还有主父偃,他上疏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刘彻就是用这个所谓的“推恩令”,逐渐并彻底解决了遗祸已久的藩王问题,将盐铁、铸币等各种权利收归中央,在秦始皇之后,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其实,主父偃的“推恩令”与贾谊的“治安策”并无二致,两个人的谋略才智也不相上下。然而,主父偃和他的“推恩令”成功了。这不能不使我们掩面长叹。 读史,不应仅停留于历史故事本身,最重要的是以古照今,见贤思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亦可以知得失。历史人物已经没有选择了,但是活在当下的我们却还有选择。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沉得住气的冷静,都要有绝不放过的魄力。时机未到,应该“静如处子”,韬光养晦;时机一到,就要“动如脱兔”,有所作为。 沉得住气以及跑得足够快,能让狮子捕猎成功。我们做事也是如此(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然,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事前所做的准备,再有利的时机也只会与你擦肩而过。身怀绝技,应势而谋,心存准备,因势而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