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丁纪】读陈龙川《朱晦庵画像赞》

http://www.newdu.com 2018-11-03 儒家网 丁纪 参加讨论
丁纪

    作者简介:丁纪,原名丁元军,男,西历一九六四年生,山东平度人,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论语读诠》(巴蜀书社2005年)《大学条解》(中华书局2012年)等。
    

    读陈龙川《朱晦庵画像赞》
    作者:丁纪
    来源:“钦明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五月二十日丙申
          耶稣2018年7月3日
    读陈龙川《朱晦庵画像赞》
    体备阳刚之纯,
    气含喜怒之正。
    睟面盎背,
    吾不知其何乐;
    端居深念,
    吾不知其何病。
    置之钓台捺不住,
    写之云台捉不定。
    天下之生久矣,
    以听上帝之正令。
    朱子尝自言其出处,“一出而遭唐仲友,再出而遭林黄中,三出而遭吴禹圭”,使人闻之不能不黯然。然朱子平生所遭,实非限于此,乃有三个极痛快人,一为张南轩,二为辛稼轩,三为陈龙川。三者有一,足慰平生,何况于三?朱子一生,声色备矣,可无憾于友矣!
    龙川与朱子有义利王霸之辩,故于龙川此篇像赞,或者以为盖有疑辞,或者即做“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疯痺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雠,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之意读。详味本篇,宁有是哉!《四库提要》谓龙川“与朱子各行其志,而始终爱重其人”,诚是也。
    盖以龙川观朱子,纯阳之体,至正之气,广大遍满,贯彻周流,乃一毫无所歉然之人也。其睟面盎背之乐,吾知其乐也,而不知其所以为乐;端居深念之忧,吾知其忧也,而不知其所以为忧。所以不知者,其乐浑而化,其忧隐而几,是以难知也,知者固知之。或者谓颜子乐道,伊川曰:“使颜子而乐道,不为颜子矣。”邹志完闻之,竟识伊川真面目。不知何乐何病二句,乃用此意。故朱子之为人也,纵而不逸,收而不羁,行藏既无所用乎意,其德亦早已无所间于用舍矣。“置之钓台捺不住,写之云台捉不定”,朱子尝自谓其形貌,“宛然麋鹿之姿、林野之性”,林野麋鹿,恰是个“捺不住”、“捉不定”,活泼泼的。“天下之生”,非“天下”有生,乃天使之下生也。天生此人既久,其人既耆而硕,不知天意更将做何驱遣?或天生一人如此,非有他故,只要使其聆听天命于於穆不已之中矣。言念及此,想龙川必热其中,见其向慕深矣,于憾恨乎何有?
    龙川亦有《辛稼轩画像赞》,其曰:“眼光有稜,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之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赞朱子像,乃以英雄仰圣贤;赞稼轩像,则是英雄重英雄,故着眼处颇不相同。然而所谓“天下之生久矣,以听上帝之正令”,岂不一其为天宠乎?
     
    小记
    数日间,作得辛稼轩、陈龙川关于朱子文字读记各一篇。辛与陈,固皆英雄之士也。然如孟子所谓“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此言上古之英雄也,如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其为英雄豪杰乃若此;至于近古之世,若辛、若陈,始不愧英雄之名。朱子告陈龙川曰:“凡真正大英雄,须是战战兢兢,从薄冰上履过去。”盖以上古之英雄望之,或望其为上古英雄之英雄,而毋从近世着眼也。今为此二篇,亦有所望于辛、陈人物。子曰:“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欲得吾党之辛、陈而相与裁正之,不然,则欲得如辛之力,为此道扶正之助;又不然,则欲得如陈之力,坦然相与砥砺争鸣,而亦未始不可以变一时之风气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