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鲁哀公问孟孙氏:“有问于子 余及死乎”

http://www.newdu.com 2018-11-21 海叔说春秋 newdu 参加讨论

     
    
    鲁国在鲁哀公时代的社会治安相当堪忧,国君与权臣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所谓“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还有“三桓亦患公之妄也”。很多当政者们对此心有余悸,希望借助人才之力改变政局,比如执政季康子还就鲁国盗贼横行的事情问政于国之贤人,所谓“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贤人认为鲁国的混乱是因为掌权的三桓家族们不能“正己”。不管是鲁国的国君鲁哀公,还是三桓家族的权臣们,对于鲁国的国内矛盾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终哀公之世频繁寻访贤人,以求得治国之道,子贡、宰我、颜阖等贤士都与鲁哀公有过交流。
    
    当时的时代处于一种大变局之中,晋国正在被韩赵魏三家瓜分,齐国正在被田氏夺取,跟这两个国家命运相似的诸侯国就是鲁国,鲁国国内的三桓家族与鲁哀公分庭抗礼,鲁哀公除了享受世代俸禄和生活,已经完全失去了军政大权,心中就算有一万种计划也无法践行,只能在孔子葬礼上发表悲叹,即便如此也遭到孔门弟子们背地里的嘲笑。这恐怕是当年鲁国的开创者周公始料未及的。鲁哀公心中明白,鲁国公室与三桓家族的矛盾可能是一触即发,他还曾问孟孙氏说“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国君问臣子自己能不能善终,这听起来都像是笑话。
    
    
    
    鲁国地处于齐、吴、越三国夹缝之间,齐国强的时候鲁国受制于齐国,吴国强的时候又臣服于吴国,越国强盛的时候鲁国又奉越国为霸主。吴国称霸的时候,夫差专门派人到鲁国,要求鲁国贡献“百牢”,这就可看出鲁国的地位没落。三桓家族在阳虎之乱后的数十年间,深刻认识到稳定的重要性,也逐渐开始接受一些贤人的辅佐,比如季孙氏就把孔子的门徒冉有等请回鲁国,还让孔子在鲁国传道授惑;而叔孙氏则大力推崇子贡等人,甚至认为子贡的本领超过孔子。
    
    有的时候不是选择决定发展,而是形势决定国家将会向哪里发展。国君就是有任何的政治素养,而若不能整合国家资源和力量,也无法控制国家的崛起。可悲的是不管是鲁国公室还是三桓家族都呈现衰弱态势,跟那些处于中原腹地的诸侯国相比,郑卫宋陈等国一两百年间都在受到晋楚称霸战火的侵扰,而鲁国处于东方沿海地区,不管是晋国还是楚国的战争,基本上都能够略过鲁国。可是鲁国的北方有强国齐国,没有想到的是南方吴越竟然后发先至,国力上竟然超越鲁国。
    
    
    
    鲁哀公二十年的时候,鲁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季孙氏的宗主季康子去世了。在三桓新的领导者没有出现之前,鲁哀公认为自己找到机会削弱三桓,便主动带领亲信大臣们前往越国开展外交活动,鲁哀公希望越国能够帮助自己发动大军攻伐三桓,结果当时越国是自勾践以来的第三代君主越王不寿在位,这个时期越国国力有所削弱,而且国内矛盾日生,无暇顾及鲁国事务,这就导致鲁哀公有兴而来无兴而去。可是鲁哀公不敢回鲁国,只能在列国之间流亡,又成为一个流亡国君。鲁哀公在位的二十多年间,皆无所作为,也算对得起谥号“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