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佛学 > 般若讲堂 >

本焕长老:用随喜之力化解嫉妒之心

http://www.newdu.com 2018-12-19 凤凰网华人佛教 newdu 参加讨论

    编者按:现代人的烦恼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无休止的攀比所造成的。我们如果能够见到他人的成就或对社会所做的一些好事,发欢喜心,以欢喜心去随喜他人。或是去帮助他们成就这些好事,成就这些功德事业。我们当下随喜,当下就是快乐自在。
    
    随喜与功德连在一起,叫随喜功德。这是什么意思呢?功德,简单来说就说善事,包括他人以及自己对社会所作的一些好事,也包括他人或者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比如说财富的成就、智慧的成就、学问的成就或者技术的成就等等,这些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都可以称之为功德。
    随喜功德,就是我们见到别人的这些善举以及成就之后,要发欢喜心,以欢喜心去随喜他人。或者说有人发心去做好事,我们见到之后发欢喜心,去帮助他们成就这些好事,去成就这些功德事业。这就是随喜功德的内涵。
    可以说,能否随喜他人的功德,直接关系到我们自己是快乐的,还是烦恼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对于现代人来说,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基本没有了,但是现代人的烦恼却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无休止的攀比造成的。从攀比开始,然后嫉妒,然后绞尽脑汁地去获取,或者去破坏,这是现代人烦恼重、压力大的重要原因,这些烦恼和压力都是从自心的错误认识开始的。
    我们如果能够换一个思维,别人的房子很宽敞、车子很高档,我自己的可能没有人家的那么好,或者说自己暂时还没有,这个没有关系,我们能够随喜别人就行了。当下随喜,当下就是快乐自在。别人有这个东西,还不一定是快乐的,我们当下随喜,当下就快乐。如此,还有何求呢?至于以后有没有,那是以后的事,当下才重要。否则,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然后就产生了一种酸溜溜的嫉妒心理、自卑心理,如果这个心态改变不了,那么不管再怎么努力,获得如何多的财富,他始终都不会开心的,因为他总有比不上别人的时候。所以说,个人的心态和思维习惯,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快乐的根本。
    
    欢迎关注凤凰网佛教官方微信公众号 “觉悟号”,做智慧的传播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