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虚道人 随着一部名叫《啥是佩奇》的短片在网络上热播,年终团圆的时节又快到了。在这部短片中,居住在农村的硬核爷爷为了满足孙儿想要一个小猪佩奇的心愿,历经各种波折亲手制造出了一个充满浓浓亲情的模型。 人们因爷爷的这份爱而感动,同时也因此而思念起家乡的父母。回家过年,这本是中国人最为传统的春节习俗。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回家这件事情正变得越来越遥远。其实,并非是我们的亲情淡漠了,而是我们骨子里的一些信仰被动摇了。 在外奔波打拼了一年,不论光景是好是坏,只要回到了家人身边,一切烦恼都会被和和美美的气氛融化。家,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后的避风港湾,更是承载着我们心底精神信仰的地方。安土重迁是组成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知道啥是佩奇的同时,别忘了那个偷偷爱你的人(资料图) 不同于游牧民族的浪迹天涯的精神和海洋民族的与自然抗争的精神,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以农业为给养根基的,其在骨子里保持着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并因此把感情延伸到对故土的眷恋。 每逢重大节庆之日,人们不远千里也要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不仅是习俗传承的结果,更是潜意识中的信仰使然。 一谈及信仰,多要和宗教扯上关系。但宗教之于信仰,不过是对抽象化精神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如对土地的信仰,是因为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等一切物资都需要从土地生产之中得来,所以必然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清静经》中写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大道自然是无形、无情且无名的,人却是有情有知的,既如此,人类又该如何与自然相沟通呢?基于这个问题,产生了祭祀与民俗两条不同的路径。 以祭祀而言,不论是祭祀的对象,还是祭祀的仪式,时至今日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内容都在道教之中。与故土相关的祭祀,非土地神与社稷神莫属。土地公负责一方土地人口的大事小情,社稷神负责一年的收成光景。 家是心灵的港湾(资料图) 对二位尊神的祭祀,也都选择在丰收之后或是重要的节庆之期。春节,为腊月的最后一天,“腊”本身就带有祭祀之意,是言此月的主要任务是祭祀神仙和祖先。这也正是要求外在游子过年回家的一大原因。 春节之时,各姓老小齐聚于宗庙之内,共同向天地神明祈福感恩,向历代祖先禀告儿孙福报,这是上至帝王、下及百姓都要遵从的一项传统。 这一传统并没有因为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消失,中原地区仍然保留着正月初一早晨本姓男丁集体到祖坟处祭拜的习俗,福建等地参拜祠堂的风俗也与此密切相关。 在古时,祭祀是一件十分庄重且规制严密的事情,本应由官府或宗族主事者负责,但中国幅员辽阔,难以保证各个地区都有规模性的祭祀活动,于是便因地制宜地出现了在家中祭拜的风俗。 祭祖(资料图) 如今,在河北南部的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土地神,且神位往往设置在家门口的位置,以此凸显土地公所辖事务的重要性。随着祭祀活动越来越民间化和私人化,原本以本姓宗族为主的集体祭祀逐渐演变成了春节团聚的过节风俗。 相比起祭祀活动,民间风俗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也更倾向于记忆深处的情感表达。回家过年这件事,已不再是某种强制性的规制,而是越来越多地附加了人情因素。尽管如此,土地信仰的立足点并没有改变。 旧时人们迁徙远方,因害怕水土不服,所以总会带上一点家乡土泡水喝,以此来缓解肠胃的“思乡病”。中华文明尤为强调团圆,这是对家族观念的看重。全家老少齐聚一堂时的嘘寒问暖,远比独居异乡时的清冷孤寂让人羡慕。 道教提倡慈悲和大爱,《道德经》在描述理想的社会图景时写道“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一种发于心底的富足,代表的是人性向内的回归。 “一阴一阳之谓道”,常年在外打拼是外放的过程,甚至是欲望衍生的过程;当放下心灵上的包袱,回到最简单安宁的快乐时,人们才会感触到内心深处的柔软。 亲情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爱的庇护(资料图) 家,正是人们抛开一切阴阳属性之后的太极极点。过去一年中的好坏与利益都从此归零,能在家人的慰藉中得到心灵上的安宁,才是对家与故土的信仰本义。 回到《啥是佩奇》这部短片,会发现片中的爷爷与传统故事中的愚公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愚公有一句话,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期盼子孙荣昌,这份独属于中国人的朴实精神不应该被“衣锦还乡”这样的物质追求替代。 我们越来越享受大城市的快捷与便利,却发现心中信仰的美好在慢慢变淡。佩奇只是一个流行文化符号,终有一天它会被更新的符号替代。无论世界怎么变,我们心中对家的信仰不能变。 回不回家过年,只是信仰的形式表达,亲人团聚之时的人间真情才是信仰的核心意义。不论身处何方,心中只要有牵挂,人生的情感就不会落空。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清虚道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