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炎玉 曾几何时,“懒汉病”已经被确认为真的是一种病。但是,并不是所有“不作为”都是因为得了“懒汉病”,还可能是因为有恃无恐。“恃”什么呢?来日方长。 时间拖着人走,所以有恃无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人都说“来日方长”,岂知来日,并不总是长的。就连最早说出这个成语的人,也没有在本应很长的“来日”中,完成他想要做的事情。 文天祥在地方做官时,曾给他的好朋友洪瑞明(字云岩)写过一封信,即著名的《与洪瑞明云岩书》。信中写道:“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大意是说:连日来,这边都没有什么可让人操心的:早茬的庄稼已经收割,中间种的也成熟了。更欣慰的是,风雨如期而至,晚稻也丰收在望。我只求用我的绵薄之力来管理好这一方水土,相信这样的日子还长着呢! 文天祥写这封信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不久之后,他就会率军勤王,陷入与元兵苦战之中,直到兵败被俘,以身殉国。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举文天祥的例子就是想说,人的一生应该做、值得做、想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但是一生的时间却又极其有限。如果说想法是狼的话,那么时间就是肉——现实总是狼多肉少的。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拖延症”患者,越来越多的“礼拜妹”“周末姐”“以后弟”“改日哥”。 比如,你想看一本好书,等下礼拜;结果几个礼拜过去了,书还是新的。你想和久违的朋友见个面,等这周末;结果下个周末都到了,朋友还是没有见到。 你想陪父母出去旅行,等以后吧;结果父母都老得动不了了,旅行还没成行。你想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改日再说;结果日历上的年份都改了好几回了,生活却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困于生活(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小时候,我们都读过甚至背过那首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怎么长大了,字句都还记得,意思却忘了呢?怪不得有人说,年少时的诺言,大都笃定而真诚;但成年以后的话语,却吹弹可破,禁不住半点推敲。 有时候一件事情没有做成,缺的可能不只是想法,还有从未迈出的脚步。不要让规划最后都变成纸上谈兵,也不要认为“心想”留到明天就能“事成”。规划不落地就不能打胜仗,心想的事情不努力当然也不会成。 古往今来,有多少伟大的事业,有多少美好的蓝图,都在一次次的“来日方长”中消磨殆尽。 把握好当下的时光,去实现惊天动地的梦想(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光阴是从来都不等人的,连带着,亲情不等人、爱情不等人、友谊不等人、事业不等人……等人的,或是悔恨和怅惘,或是无为和平庸。所以说,一味地观望与等待,得到的也只会是虚无中的精彩。 来日不长,不能全给了思量;时间很急,你我都可能来不及。与其给未来许下惊天动地的梦想,不如留给当下一段想做就做的时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