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止水 我们在游览道教圣地或名胜古迹时,常会看到一种刻有“执子之手”、“天长地久”等字样的同心锁,是人们以求姻缘长久所用。自从中国人有了“门户”的概念,锁便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独有的“锁文化”。 本文通过“锁”的造字结构、明代锁子甲及真武造像、民间的“长命锁”、“寄名锁”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锁文化。 锁,门键也 子龙鼎(资料图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锁,篆文中左边是金,右边表碎小。《说文解字》解释为“门键也。”这个“键”字以及我们常用的“关键”,是什么意思呢?键,铉也。段玉裁注解为:“谓鼎扃也。以木横关鼎耳而举之。非是则既炊之鼎不可举也。故谓之关键。”意思是鼎上横贯两耳的横杠。 鼎常用于煮食,而键用于举鼎。这样的一个器件,就是“关键”。我们平日做事的“关键”,用人的“关键”都源于此。“锁”在《集韵》中,又被解释为“锒铛也。”锒铛,是带上了铁锁链,现代人常用“锒铛入狱”表示一个人入狱的境遇。 白云观广锁(资料图) 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锁具又形成了诸如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等多种样式。上图是北京白云观的一把广锁,刻有“白云观”、“第贰号”字样。广锁产于绍兴,民间称作“横开锁”,广泛应用于门、箱、橱、柜等。这把广锁,用于库房。 关于刑具锁,我们常用“枷锁”一词来形容人受到某些因素的困扰或束缚。枷锁,原本指代两种刑拘。同样表示该意的,还有“桎梏”一词。 健康长寿 五色缕(资料图) 锁还出现在中国传统的配饰中,如长命锁与寄名锁。长命锁,一说源于长命缕,是古代端午时节人们佩戴的辟邪饰物。《太平御览》引《风俗通》写道:“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五彩,辟五兵也。” 顾禄的《清嘉录·五月·长寿线》写道:“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长命锁常在孩子的百岁时,由孩子的父母或者亲朋好友送上以保平安。长命锁多做成如意、蝴蝶、鱼龙等吉祥饰样,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贾宝玉(资料图) 寄名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长命锁,多用在神、道、僧前寄名为弟子佩戴的一种饰物。在古代民间,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长寿,常常将满月的孩子象征性托付给道观、佛门,以驱逐邪魔,保一生平安,是古代民俗的一种形式。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胸前总是戴有寄名锁:“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了解寄名及寄名锁,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民俗。 金锁甲 明代锁子甲(资料图) 锁的应用,并不拘泥其形制本身,也被人们应用在军事中,从而影响古代神话人物的形象以及武将神的造像。《正字通》中写道:“锁子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故箭不能入。” 锁子甲,是冷兵器时代铠甲的一种,又称“环锁铠”,最早见于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 经过多年的演变,到了明清时期大量装备,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代神话中造像,我们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和真武造像为例。 龙宫寻宝(资料图) 《西游记》中,孙悟空去东海共讨回四样宝贝:定海神针、藕丝步云履、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其中锁子黄金甲,为西海龙王所献宝物。在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中有诗写道:“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足见,锁子甲在明代已经是重要的军事装备。 真武坐像(资料图) 我们再来看看真武造像。真武的形象主要分为武神类、文武神类以及一种淡化了武将色彩的偏圣贤类的造像。其中武神类中,主要形象是“披发跣足、身着战甲,手持宝剑,脚踏蛇龟”。现存于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的一尊明代真武坐像,身着黄金锁子甲。这具造像十分威仪,是武神类真武造像的代表。 锁,源于古人对居住空间以及私人物品的保护。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也影响着了人们物质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