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农业文化遗产:丰收培育出的果实和种子

http://www.newdu.com 2019-10-15 国学网 齐欣 参加讨论

    秋分是丰收的节日。
    “中国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国摄影出版社推出厚厚一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影像志》,2019年“中国100个乡村文化活动”中,有11个分别来自6个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汇聚热闹的场面和镜头中的美景,梳理着年轻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深为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延续的能工巧做所震撼,深为“人”的努力所感动。发自心底的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江山如此多娇!
    中国有5.64亿乡村人口,世界上还有更庞大规模的农业伙伴。农业处处充满智慧,智慧又带来丰饶。个中意义已不囿于农民和农村。
    世界各地,无论国家抑或族群,唯拥有深厚农业基础,才会对“丰收”抱有彻底而共同的憧憬和无私奉献。中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中国人深谙而且践行丰饶无忧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将其中最行之有效的部分分享予世界。这就非常容易理解,为何中国能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的积极实践者并处于带头位置。
    农业文化遗产,是“丰收”培育的一粒果实。
    农业文化遗产的诸多目标、规则与实践,都可以视作因对丰收之渴望而聚集的力量。经过十余年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已出现明显的社会化和文化化迹象。在当今工业社会和互联网发展大势下,农业文化遗产再次强化和更新了所有人对“丰收”的理解。围绕着丰收,劳作化为活力、古老勾勒出持续、耕作技法演绎为巧工——凭借简单工具和大自然易于选取的材料,就可繁衍并支持社会进步,这可是富裕后方能达到的回望境界,甚至亦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不是吗?
    由此,农业文化遗产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新的机会。它既是“丰收”的果实,也是可让“丰收”演进为更加时尚的一粒种子。
    此时的“时尚”远非游乐娱情,其实是安全无忧的深度演化。纵览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就不难发现其最频繁被列入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系统”。这也构成其最鲜明的特点。那些原本默默流传于乡土的生产与生活体系,如今又带火了“景观”。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与动态性特征,可以借助传播的平台、路径和节点,拉近城乡生活的距离,可以使得生产过程变得灵动,可以将遗产地田头与菜市场与我们的饮食、健康、精神与灵魂有逻辑地关联起来。多么有趣的LIFE!
    这种关联又可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串连。世界各地的农业遗产地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与生态体验比对,提供了文化与文明互鉴的机会。这些场合,鲜活、直接又令人信服。
    那下一步则一目了然:既需要全球一体的视野,更急需共生、共创、共享的有效实践。这个挑战,并非来自农者原本熟悉应对的大自然。
    如果,丰收时节的祭祀是在敬仰先人,那当代的“丰收奖”则应奖励发现和远见。在奖给科学进步的同时,也应尊敬对传统的延续——关注和鼓励那些价值的承载者,理念的共享者、实践的坚持者和社会发展的眺望者。他们同样也在努力寻找着挑战的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