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乡亲们走10公里的山路去找柴禾。”请问其中“柴禾”的写法是否妥当?谢谢! 北京读者 洪心诗 洪心诗读者: 指做燃料用的柴木、杂草等,过去常用“柴火”,例如: (1)必定是过路的客人们冷了,见现成的柴火,抽些烤火,也是有的。(《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2)种的地是地主的,交了租子只剩一把柴火。(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 不过,过去也有用“柴禾”的,例如: (3)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只用的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那消一个时辰,把个猪头烧的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四回) (4)白天给人家拾柴禾,夜里给人家磨豆腐。(《中国歌谣资料·黄花苗》) 现在,书报刊上一般采用“柴火”的写法。例如: (1)那时,在我老家,柳树无论做房梁还是打家具,几乎都用不上,大多当作柴火烧了。 (2)这家农家乐,提供锅灶柴火等供游客、学生自助野炊,让游客体验在野外自己动手做饭的乐趣。 (3)那时,制作皮纸,要用到柴刀、木锤、大铁锅、土竹窑、柴火(燃料)、漂洗池等。 (4)他是一名独居老人,反应迟钝,一次灶里柴火未燃尽就出门赶集,导致厨房失火。接到村民电话后消防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5)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九成以上人口采暖依靠柴火、秸秆、干牛粪等。 《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等工具书上,有“柴火”的词条,而无“柴禾”的词条。在主流网站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用例采用“柴火”的写法,采用“柴禾”的很少。这表明“柴火”是社会主流写法。 因此,指做燃料用的柴木、杂草等,不宜用“柴禾”,宜用“柴火”。“乡亲们走10公里的山路去找柴禾。”宜写成“乡亲们走10公里的山路去找柴火。”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