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武宁:从“孔子的时代”到“时代的孔子”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大众日报 武宁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曲阜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春秋末期,孔子集夏、商、周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儒家思想体系。后经孟子、荀子等先贤的弘扬发展,儒家思想以其“天生德与予”“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担当意识,及其“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华民族思想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及价值信仰发生了变化,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发展要求,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大命题,在廓清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百年纷争的同时,也为孔子与儒学研究该“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
    孔子作为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文化符号,已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正确认识和理解孔子与儒家文化,是树立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基本前提之一。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藉由这个重要途径,我们才可以真正地谈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而这里的研究,既包括对儒家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看待,也包括如何实现它与现代社会的顺利接榫和转化。自先秦诞生以来,不管是汉代以后被奉为官方学说的“风光”,还是近代以来被批判的“落魄”,过扬或是过抑,都是对孔子与儒家文化本质的一种异化和曲解。一方面,我们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精神命脉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源泉,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主干;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谨防文化复古主义。复兴不是复古,传统文化复兴不是将“孔子的时代”照搬照抄到现代,而是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积极加以转化与发展,塑造出契合时代潮流与人民需求的“时代的孔子”。
    继“孔子的时代”之“往”,开“时代的孔子”之“来”,是实现儒家文化“两创”的有效路径。所谓“孔子的时代”,是指回到传统的时代语境,走进历史,走近孔子,正本清源,全面、客观且精确地理解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避免以古观今,断章取义。“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只有深入挖掘、科学研判,才能真正做到“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这是“两创”的基础与前提。所谓“时代的孔子”,就是指从当下的具体的现代社会出发,挖掘儒家文化在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换言之,就是儒家文化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调整与转化,以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这是“两创”的初心与归旨。
    儒家文化里面所蕴藏的智慧和力量在对现代社会提供多元多向的意义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如儒家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避免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毁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如儒家文化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对于推动整个世界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和实现人类的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能够提供极富教益的价值指引;还有儒家文化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真正做到了西方文化所强调的把人视为目的而非手段,从根本上维护了作为创造世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民群众的尊严和利益,充分认可和尊重了作为创造历史的人民的主体性。
    此外,儒家文化关于中和的思想,关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更是为当今价值混乱、冲突不断的人类世界提供了避免走向战争深渊的思想解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人类社会在追求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抱有和而不同的心态,努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这既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的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更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儒家文化一贯强调和奉行“和为贵”以及“周而不比”等价值规范,承认和尊重不同思想及其蕴含的价值。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它所面临的是一个需要不同文明共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新的时代。这需要不同国家及其人民既要有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更要有一个愿意学习和对话的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对于倡行“和而不同”儒家文化更是如此。“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地点,儒家文化都将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家园,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在“孔子的时代”基础上所创造转化出“时代的孔子”,不止是中国的孔子,也是世界的孔子;不止是现代的孔子,也是未来的孔子。
    从中国当今正在不断深入推进的伟大实践可以明确地看到,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社会和世界和谐发展仍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就必须从儒家文化中汲取其深厚的文化滋养。儒家文化对当今世界的意义必然会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而愈发显得重要和深远。
    (作者系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