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五比丘授记到弟子无数,佛陀给芸芸众生“授业”。图为莫高窟第61窟—度化五比丘(五代)。 9月10日,是中国教师节,各地民众通过多种途径掀起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以纪念“恩师情深”。而在古老的敦煌壁画中,至今亦流传着“传道授业解惑”“尊师重道”“虔诚恭敬”等关于“教师题材”的壁画内容。 敦煌研究院10日发布教师节专题微博文章《去敦煌,做一天佛陀的学生》称,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除了修行,大部分时间都在说法布道,度化众生,“传道、授业、解惑”,他是信徒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导师。 敦煌壁画中大量的说法图,即是佛陀“传道”的场景。在人生不同阶段,老师为学生消除迷茫、摆脱困境、指明方向。释迦佛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是降服心魔的寓言。他努力净化自心,为自己解惑,亦为众生解惑。 尊师重道者,必定成器。《吕氏春秋》中讲,“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维护师道尊严,自古便是作为学生甚至为人的基本行为准则之一。佛陀作为佛教中最重要的导师,自然也最受敬重,壁画中即有许多为佛陀供奉各种美食的场景。 图为莫高窟第45窟—释迦及弟子像(盛唐)。这组非常经典的释迦及弟子塑像中,释迦端坐中央,众弟子菩萨围绕在佛陀周围,十分虔诚。 虔诚恭敬,方得精进。一个学生,就算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了老师面前,也还是要规规矩矩、谦虚谨慎。敦煌壁画中的佛说法图就是虔诚恭敬对待老师的明证——佛陀作为人生导师,诸弟子在其面前自然要谦卑、庄重,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莫高窟第45窟,一组非常经典的释迦及弟子塑像中,释迦端坐中央,众弟子菩萨围绕在佛陀周围,十分虔诚。其中迦叶尽管是年长的上首弟子,仍显得毕恭毕敬。他神态肃然,站姿谨慎,并不像其他几位那样随意和放松。 学生初次面见老师要行跪拜之礼,《周礼·春官·大祝》记载了“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九种跪拜之礼,可谓花样繁复。而这种礼拜的方式在壁画中有更夸张的表现。 敦煌研究院认为,经过了两千多年,无论佛教如何发展,都遵循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宗旨。做好事,不做坏事,管理好自己,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