踱步(油画) 陈逸飞 解放区的天(油画) 尚扬 中朝会师(油画·局部) 万今声 【艺境观象】 踱步。此刻,画面中是一个艺术家厚实的身躯背影,伫立在层层叠叠的历史图像面前。他在凝视,沉思。画面左侧,是一把老旧的黑色靠背木椅,为这一充满思考性而又值得思考的画面,增添了一点依靠。这是陈逸飞创作于1978年的油画《踱步》。 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展厅,以《踱步》为发端,包括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雕塑、宣传画、年画等近200件作品,共同构成一场题为“踱步:七十年的走过”的新中国美术创作展。 “这是一种别样的视角。陈逸飞的《踱步》提供了不同于以往主题创作中正面形象的表现,是一次大胆尝试,试探了主题创作领域的多种可能。我们策划的这场展览也是如此。”担任此次展览策展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陈履生如是阐释。 这一展览既是历史的回顾,又是新中国审美和艺术语言变革与发展的记录,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镜鉴。其间透露的新中国美术创作中,前辈艺术家们严谨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态度,以及对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的不懈探索和反复推敲,无疑能够为当下的美术创作提供一种比照。 时代的镜像 跟随陈履生一起,在展厅边走边看,钟山风雨和时代烟云在眼前一幕幕掠过。历史画卷与丹青过往,成为新中国时代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 当逝去的成为历史,那些与之关联的有着深刻时代印记的视觉图像,能够给予今天的美术创作者以怎样的启发?在主题创作领域,鲜明的主题性和各具风格的艺术性之间,如何实现交融共进?如何与时代同步伐,用手中的画笔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彰显社会担当和艺术使命?这场以龙美术馆多年馆藏为基础精心筹划的展览,以特别的结构方式,呈现出了展示收藏的不同面貌,邀请观者回望和思考。 领袖与革命、战争与和平、敬仰与歌颂、新兴与转型、生产与建设、时代与步伐,展览分为六大板块,对这一历史时期内的美术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类研究,全面展示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的源流与发展。陈履生告诉记者,此次展览的展品从龙美术馆近300件新中国美术主题馆藏中遴选而出,取舍的标准一是作品的代表性,二是作品的重要性,同时兼顾画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作品的影响,还要考虑到作品的稀缺程度。 比如陈衍宁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当时登上了报纸,影响极大,用这幅画印刷的年画风靡全国。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这幅画的重要性同样是值得研究的。“新中国美术不等于‘红光亮’,不能模式化地一概而论,比如《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既主题突出,同时又加入了丰富的艺术表现的元素。”陈履生说。 陈衍宁在回顾这幅画的创作时,也讲到构思的过程:当时我站在广东棠下村的村口,刚好广播在播《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广东农村的田埂很有特点,人可以沿着田埂在田和田中间走。在艺术处理方面,采用广州农民常穿的黑色衣服,来衬托画面中间毛主席穿的白衣服。用刮刀来刻画道路,用拖拉机的痕迹来表示机械化,就是希望和当时的“样板画”拉开距离,多加入一些绘画元素,比如油画笔触、冷暖关系等。 艾民有的《首次海战》创作于1969年,记录的是1950年的万山群岛战役,这是人民海军的首次海战。尽管在人物造型和艺术表现的语言上还带有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时代印记,但是作者在还原历史方面尽心尽力,较好地表现了人民海军初创时期首次海战的特殊性。在陈履生看来,与大海相关的海景描绘,不管是大浪滔天,还是炮弹落入海中溅起的冲天水柱,艾民有对于海的感性和理性的把握,都反映出他对大海熟悉了解的程度。 笔墨的新变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关联,也折射出时代的审美趣味和风尚。这背后,有个体的探索和推进,也有群体的影响和浸染。 此次展出的黎冰鸿的《南昌起义》,是作者创作于1977年的版本。同名的作品有两幅,第一幅作于1958年,当时正值黎冰鸿艺术创作的旺盛时期,他在国外参观许多画展和美术馆后,大开眼界,在艺术创作中广泛吸收外国油画的形式技法,并探索油画民族化的道路,《南昌起义》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展出的这幅作品是1976年黎冰鸿等人被派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绘制历史画时所作,在动乱中被迫放下画笔多年的画家,以激动的心情认真对待重新工作的机会。 细心的观众可以对比两个版本。同样的构图,同样的人物关系,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版本有着典型的时代特征:“画面变亮了,不是那种黑云压城的感觉,透露着曙光再现的气息。整体色调也偏红,画面里红旗的数量增多了。这件作品虽然不稀缺,但是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反映了特定时期艺术发展的面貌,以及对艺术风格的探索。”陈履生说。 油画《解放区的天》出自尚扬之手,是他较为罕见的一幅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画面中,人物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在作者写实而细致的刻画下显得活泼而富有朝气,在表现主题方面具有诗的委婉和歌的嘹亮,在油画语言上表现出独特性,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一方面是对旧的改造,一方面是树立新的时代标准,在这样一种破与立的双重关系中,审美的时代性表现出服务于时代的最高准则。艺术的思想和观念,题材和形式;艺术的普及和提高,大众和精英,史无前例地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了艺术的新天地。 展览的第四部分“新兴与转型”呈现以版画为主的专题。20世纪的版画发展,经历了鲁迅倡导期和延安发展期,以木刻为代表的版画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版画社会功能的变化带来了审美上的不同。版画技法也向精致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宏大叙事到情趣小调,新生活在版画中呈现了新的风采。 生活的磨砺 “艺术的感人之力,来源于艺术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生活,而艺术的动人技巧则产生于艺术家长期艰苦的创作与实践。”走过70年的新中国美术,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 表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进而走向胜利的历史过程,是新中国美术创作中一个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题材。画家们从各个方面挖掘这一题材,选取不同侧面表现革命历史,反映革命过程的曲折和艰辛。随着时代的发展,展现这一题材的主题创作也在不断深化内容,开拓出新的视角。 展览中,既有反映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英雄的英勇和献身,又有刻画人物面对恶劣环境的开朗乐观,面对死亡与牺牲的从容不迫,更有展现精神层面上的勇敢坚强以及对胜利的无比信心。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构图方式,或展现宏大的场景和内在的人物关系,或以不同的语言方式表现历史题材创作的时代特色。作为一种历史的图像,既展现了历史的过程,又反映了战争中的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主题创作领域的“悍将”沈尧伊,创作了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油画《遵义会议》等重要作品。从1975年开始,沈尧伊就投入到长征题材的创作之中,多次到长征路上写生,积累素材,画了数量可观的写生作品。此次展出的《长征路上》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历时一年完成的鸿篇巨制。作品综合长征过程中的主要事件,通过一道富有想象力的光圈,将红军“翻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不同的时空场景,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拼接在一起,这在当时是具有艺术创新性的,以史诗般的宏大气势展现长征精神永恒的辉煌与时代意义。 建设新中国是新中国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主题。经历战争的磨难之后,新中国各行各业都掀起了生产与建设的高潮。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从兴修水利到大型水库和水电站,从简单的农具制造到大炼钢铁,从山区修梯田到山中通公路,从铺路到天山脚下,到一桥飞架南北等,社会主义建设新气象涌现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之中。 劳动的号子和汗水,丰收的喜悦和欢笑,麦浪滚滚与高炉栉比,青春与热血,伤痕与成长,共同构成时代的丰富图景。这是新中国的主旋律。“前辈艺术家为新中国美术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都镌刻在沉甸甸的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中国美术史上,是我们今天需要正视和尊重的一份文化遗产。”陈履生说。在他看来,透过新中国积淀的作品,可以看到一代人是如何在社会责任的驱使下,以扎实的艺术探索来展现时代风貌,用优秀的作品将自己与时代、与大众紧密相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