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集释》书影 梁启超说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朱子语类》卷九三中记载:“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这样一位圣人,我们是通过什么来了解他的呢?主要就是通过《论语》这本书。《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共20篇,以语录体为主,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具有重要意义与阅读价值,如同任继愈先生所说,这是“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任继愈:《中国人都应该看的〈论语〉〈老子〉》,《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28日) 一、为何要读《论语》 (一)《论语》中蕴含着“定天下、致太平”之道 《鹤林玉露》中记载了赵普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尝以此语问普……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朱文公曰:“某少时读《论语》便知爱,自后求一书似此者,卒无有。”(罗大经撰,刘友智校注:《鹤林玉露》) 赵普协助宋太祖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自己也做了宰相。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即位,号太宗。有人在太宗面前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不过一部《论语》。太宗不信,一次,太宗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过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说:“我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一书。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今天臣想以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兴天下。”后来,赵普年老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橱, 果然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就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可见《论语》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其中蕴含着定天下、致太平的智慧。理学家朱熹都说自己再也没见过像《论语》一样的书了。 《鹤林玉露》书影 (二)《论语》是解读社会的一把钥匙 经典往往都是时间的沉淀、历史的选择。《论语》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经变成我们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成为解读、理解社会万象的一把钥匙。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会了我们怎样处理人际关系;“因材施教”教会了教育者怎样教育孩子;“友直、友谅、友多闻”教会了我们怎样交朋友。经过了几千年,《论语》仍然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笔者在此列举其中几则关于“孝”的论述,这些论述至今仍引人深思。 第一,孝要做到内心的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 敬,何以别乎?”(《论 语·为政》) 子游询问老师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是指能养活爹娘便可以了,但是如果对老人不恭敬,和饲养狗、马这类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告诉我们孝要以恭敬为本。知道什么是孝,心怀孝心,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孝要对父母有愉悦的容色。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这里记载了子夏询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即使是有了事情由子女去效劳,有了酒食让长辈来享用,这也不算孝。”这就告诉我们就算我们对父母很好,父母有事情自己去做,有了好吃的给父母吃,但是我们平时脸色很难看, 这也会使父母很难受,也不算孝。 《礼记·祭义》记载:“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真正孝敬父母的人,在父母面前能谨记保持和悦之色。其实,做到不色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要孝,但是情绪一激动,可能就给父母甩脸色,就像人们常说的,我们总是把最好的脾气给了别人,把最坏的脾气给了最亲近的人。 第三,孝要做到不要让父母担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这个“其”字,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指代父母,这个好理解,是说孝子担心父母生病。第二个是指代子女,是说父母担心子女的身体。这个大家可能心存疑惑,为什么父母担心孩子,还是孝的表现呢?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父母爱子心切,经常担忧孩子生病,儿女体会父母的这种心情,对自己的身体做到爱护谨慎,这就是孝。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之不孝。出门在外,我们要爱护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忧,这是孝行最起码的要求。 孝道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如何做到孝,历来都是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关于这一点,《论语》给出了答案。而诸如此类的社会问题,我们似乎都能从《论语》中找到解决的钥匙。 二、如何阅读、学习《论语》 现在好多人都说古文很难懂、很难学,确实古文有其晦涩难懂的地方,但有时候我们找到一定的学习方法,融入古文中去,就会发现其中也有很多乐趣。之所以觉得难懂、不喜欢,是因为我们学习时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从这几点误区出发,简单谈一下自己对阅读、学习类似《论语》类的古文的理解。可能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笔者希望自己的理解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第一个误区:直接看翻译,不去读原文,容易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体会不到作者的真正意图和阅读古书的快乐。 我们其实可以先读原著,试着弄懂每个字词的意思,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说过:“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赵玉新点校:《戴震文集》)经书是用词来反映道理的,词又是由字组成的,所以只有弄懂了每个字词的意思才能“通其词,通其道”,才能有自己的体悟。任继愈先生说:“读《论语》和《老子》可以分两步走,搞清楚字词句章的意思,这是第一步。”(任继愈:《中国人都应该看的〈论语〉〈老子〉》)当我们实在看不懂时,可以借助翻译,但看完翻译也一定要回归原文去重新体会。 第二个误区:片面地以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是自己一遍遍盲目地去读,却并没有思考其中的含义。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需要基础,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和阅历,是我们在了解了很多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思考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仅仅单纯地去读,不去思考,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 第三个误区:尽信书,一味地相信古书,认为古书说的都是对的。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如果我们读一本书,对其中的内容完全相信,将每一句都当作真理,而没有自己的独立理解和判断,那就不如不读这本书。(陈来、王志民主编,李存山著:《〈孟子〉七篇解读:告子篇》) 王阳明于此也有一段论述: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王阳明著,叶圣陶点校:《传习录》) 有些弟子私下记录先生(即王阳明)的言语,先生听说后对他们说:“圣贤教导人们,就像医生用药,都是根据病情来开方子,考察病人的体质来增减药量。关键只在治病救人,怎样用药本来就没有固定的说法。如果拘泥于一种药方,则会害人,现在我同大家只不过是针对各自的毛病努力修炼,只要能够改正,那么我说的话也只不过是无用的累赘罢了。如果不知道变通,死守我说过的话,到时候误己误人,我的罪过就弥补不了了。”圣贤在治学的时候并不是不知变通的,而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就教导我们在学习、做事时不能一味的完全相信古人、尽信古书,而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第四个误区:闭门造车,闷头死学。 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的能力和理解力是有限的,可以尝试着找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共同讨论进步,互相启发。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书影 杨绛先生说:“‘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让我们一起翻开此书感受圣人的可敬可爱,感受《论语》的有趣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