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生活在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生灵涂炭的战国时代,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了儒家正统的教育,因而能够在乱世中彰显卓尔不群的傲世性格和抗节守道、不降其志的人格魅力。他持守儒家道义,凭借着一身正气在当时依武力制衡而道义颓废的社会中明道救世。 子思有着宏阔的人生境界,气度不凡,傲世独立,做事果敢,常常不屑于趋炎附势之徒,所以在当时社会中必然会受到各种挫折。《孔丛子·公仪》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在子思为世不容而陷入困境时,鲁国的胡毋豹对他好言相劝:“你抱定追求实现儒家学说的远大理想,造成自己不被时代所容的窘迫之境,与其这样一味地傲世追求,倒不如设想改变一下自己,去迎合世俗而随波逐流吧?” 听了胡毋豹的劝告,子思持守中道的气节丝毫没有动摇。他态度明朗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抱定追求儒家理想的远大志向并不是可以非议的缺点,我担心的是自己远大的志向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如果远大的志向不被世人所接受,那是命定的事;但是,如果为了迎合世俗而使世人接受自己,使自己屈节背离了原定的崇高志向,那样做才是罪过。” 子思的老师曾参对他的思想和性格了如指掌。曾参一方面为子思所具有的坚贞高尚品格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他的不容于世而担忧。 根据《孔丛子·居卫》记载,曾参曾细心地给他分析当时的社会形势,然后说:“从前我跟随我的老师孔子周游在各诸侯国,游说各国君王实行仁政,老师从来不曾失掉做人臣的礼节,然而他所孜孜以求的儒家之道仍未见倡行。现在,我看你的傲世情怀不亚于当年我老师对道的追求,不被世人所容在所难免。” 面对老师的教诲,子思回答说:“现实社会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人的具体行为方式的确也应该随之改变。在我祖父孔子所处的时代,西周的礼乐文化虽然遭受了冲击,但是君臣之间的礼节仍然持守着,仍然能够保持上下一体的局面。在一个国家中,遵从君臣之道,如果不按照君臣的礼节来执行,就不会有什么中正之道可守啊!现在,天下诸侯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因而竞相招纳贤士,以增加自己的实力,这正是‘得士则国昌,失士则国亡’的关键时刻!我在这关键时刻,作为接续儒家之道的志士而存在,如果一味地折节屈从于诸侯无理的要求,不能够自尊自爱地持守节义,那么我必将会受到世人的鄙视。这种情况,就像古代舜禹时代通过禅让而得到天下,还像汤武时代通过用兵获得政权一样。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违背成规,而是由时世的不同所决定的。” 曾参的儿子曾申也曾在子思身处困境时劝说他:“在道德颓废的时代,你就宁愿这样固执地委屈自己,以求伸张儒家的仁义之道吗?就这样执着地持守志节而甘愿过着这样贫贱的生活吗?”子思说:“弘扬儒家之道是我的愿望,我愿意为之付出。现在,天下王侯都摒弃礼让而崇尚武力,不讲仁义而用欺诈,所以谁还愿意持守儒家道义啊?与其委屈自己求得富贵,不如持志甘于贫贱;屈己会遭到受制于人的结果,而持守节义才不愧于自己追求的儒家之道啊。” 在战国时代,儒家的仁爱忠信之道与当时的形势和各诸侯国的统治政策格格不入,而子思能够在这种环境中仍然极力坚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的信念,倡导君臣之大义,持守道义而不屈节,执着于志向而不媚俗。他的行为充分表现了一位真正的儒者“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风骨,也充分展示了一位真正的儒者遵从中正之道,不随一时之势的远见卓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