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本土文化,探索中国精神 ——《从三教会通看中国精神》前言 中国精神的根在三皇五帝,如《史记·五帝纪》和《尚书·尧典》所载,上古圣贤即确立了仁德、民本、贵和、创新的精神方向。《周易》提出阴阳和合之道。老子提出“尊道贵德”的柔性哲学。孔子集五帝三代之大成,提出仁和之道、礼义之制,建立起伦理型的人学。尔后中华思想文化便由孔孟儒学为主导、与老庄道家相交辉、以儒道佛三教为核心构架,同时广泛包纳融汇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文化和外来文化,向着不断文明化丰富化的健康方向发展。中华民族长存不亡、分而又合、衰而复兴,在多灾多难、内忧外患中奋进不懈,其秘密在于独特的文化,在于这种文化所蕴含的生生不息、博厚悠远、明礼诚信、刚健中正、道法自然、毅勇勤俭、仁义通和的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支撑着、凝聚着整个民族,培育着它的民众和精英,造就了它灿烂的过去,并且正在造就着它光辉的新时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探究中华思想文化的底蕴,继承其优秀传统,吸收世界各种文化的营养,重铸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是我们这一代学者应尽的责任。 《从三教会通看中国精神》一书有四个部分:“儒学”“道学”“三教会通”和“中国宗教文化”。大致涵盖了我30多年间学术研究的若干主要方向,也能代表我在上述四个方面的最具特色的基本观点,可以提供我与读者交流的便捷渠道。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和底色。我重点在阐述仁学与诚学的演变与当代创新,儒学在近代的衰落与复兴,儒家伦理与生态哲学的当代价值。面对当前世界上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肆虐,我在文章中大力推扬儒家中和之道,提倡温和主义,展示儒学推己及人的恕道情怀。 道学(道家和道教)是柔性之道,与儒学互补,成为中国文化的基脉,也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形成恬淡通脱的特征。我阐述了老子道家的源流,道家和道教的异同及道教的精神与价值,道家哲学对人类的贡献。 三教(儒道佛)会通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形成稳定的三角间架,使文化中华绵延不绝。我在文章中着力阐明儒道互补的历史沿革与现实意义,儒道佛三教会通的历史与当代启示,也涉及佛教成功中国化的经验。 中国宗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它有清醒的认知是准确把握中国精神的必要条件。中国文化是以人文主义为主导,同时又吸纳各种宗教的混合型文化。宗教弥补了儒家道家不究神灵和死后的空缺,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安顿心灵的彼岸世界。儒家道家给予中国原生性与外来宗教以人本和理性的引导,使之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现实关怀,并给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以深刻影响。我在文章中阐述了中国人的基础性信仰即敬天法祖,说明宗教问题紧密关联着民族团结。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十六字真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两位先生的名言乃是中国仁和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最好解读。 怀念师长不仅是作为学生的我应有的感恩之心,也是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文学者应有的责任,即把老一代大学者的哲思与贡献依自己的亲身体验表达出来,使社会有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为人为学的风范而加以发扬光大。附录中我写了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对我引导培育最多的冯友兰先生、汤用彤先生、张岱年先生、任继愈先生、朱伯崑先生,也写了在香港见过两次的港台新儒家牟宗三先生。通过他们,读者可以更具体生动地了解什么是中国精神。 我多次说过,我只是中国精神的一个探索者,一边探索前行,一边回顾总结,拙作中疏漏不当之处在所难免,但我能保证这些作品是真实的活着的,是我的精神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