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给广大观众带来一次次文化盛宴,得到大家普遍关注和喜爱,很多人爱上了中国经典诗文。由此,我想起了一生践行“诗教”的叶嘉莹先生。 几年前,长沙举行了“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仪式,那年的“年度海外影响力大奖”颁给了叶嘉莹先生。叶先生已九十高龄,从事古典诗词教学工作七十年,用心追求学问知识、弘扬古典诗词对生命的启发。叶先生名重海内外,备受世人尊重,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学习中国经典诗文的启示。 给叶嘉莹先生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你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劫波历尽,一片冰心。你一开口,宛如飞天展袖,古今悲喜,荡气回肠。七十年滋兰树蕙,融贯中西;集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你是擎灯使者,迦陵妙音。”不难理解,古典诗文蓄积了作者的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因此,热爱古典诗词的叶先生尽管历经许多苦难不幸,却一直保持乐观、平静的态度,她坚信个体生命会从古典诗词中得到精神滋养,坚信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不会中断。 我曾不止一次地在电视、网络上聆听叶嘉莹先生的讲座,相信每一个听过她演讲的人都会不禁感慨:叶先生如此高龄,她的内心竟然仍如此精致,这不是诗词之美对其生活的浸染,又是什么?这时,我们这些听众便生发了对“生命与诗词融为一体”的向往。叶嘉莹先生一生倡导“诗教”,提倡“吟诵”。她认为,学诗要感受诗人的生命心魂,要读其诗而知其人。事实上,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散文,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尤其那些最核心最灿烂的部分,它们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淘,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 可以说,叶嘉莹先生继承了中国悠久的“诗教”传统。中国自周代就有“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的说法,研习诗、书、礼、乐是士人成长的必由途径。基于对诗意义与功能的理解,孔子格外重视诗。他下气力整理了以前时代的诗,《诗》是孔子教学的基本教材,他经常引《诗》论诗,可谓信手拈来。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倡导诗乐合一。据说,诗三百多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正乐”当然也包含了“正诗”,所谓“雅、颂各得其所”,说的应该就是对诗篇次序的排列归类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孔子按照“可施于礼义”的标准,选择和删订诗篇,他希望礼乐“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春秋末年,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制度, 以私人身份开学授徒,是私学教育的先行者。作为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他整理《诗经》,更多的是为了传承古代先王的礼乐精神。孔子看重诗礼之教,他甚至认为,人不学诗“犹正墙面而立”,不接触诗歌就像面对着墙壁徒然地站着。《孔子家语》记载说:“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孔门教学,培养士子的文德,乃是从诗、书、礼、乐入手,从而进行孝悌、仁义之教。孔子曾经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今天,如果去孔子故里参观,就会在曲阜孔庙承圣门内看到矗立的“诗礼堂”,上面鎏金的“诗礼堂”三字,似乎在提醒后人切莫忘记学诗习礼。 诗是人情感和心志的外在流露与表达。正如《诗大序》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孔子看来,学诗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通过学诗,可以培养人的联想力,提高观察力,锻炼合群性,学得讽诵方法,更重要的,还可以用来修身做人。孔子以“六艺”教育弟子,培养了很多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 诗歌属于理性与情感的衔接,有生命力的诗歌往往都始于喜悦而终于智慧。诗人常常把理性创作和情感抒发巧妙地衔接起来,以抒情的方式,凝练集中地反映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和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抒发思想。这样的艺术表达形式,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典雅、概括性强,具有独特的情感品质。作为有感情的生物,人在习诗、诵诗过程中更容易在心灵上产生激荡,受到感染。这正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说:“其为言既易知”“其感人又易入”。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诗词和散文,它们涵养了无数中华儿女温润儒雅的气质、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高洁的人文情怀,这是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个自信的民族应该是开放的民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立足点,然而,自近代以来,在西学思潮的强力冲击下,不少人迷失了自我,甚至欲彻底去除“我国固有文化”而后快,这种影响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严厉批评将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剔除出学生课本的做法,可以说棒喝及时,一些“思想荒漠化”的做法应该闻而止步。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诗词散文、经书诸子是我们民族文化最最基本的部分,离开了这些,我们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怎样造就今天文化的旺盛活力?人们已经认识到,单就我们的古代经典诗文而言,只要我们世代传承,就会在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感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熏陶下,更好地把握其核心内涵,使之与民族文化、民族情感和民族命运浑然融为一体,傲然物外。从传统士人精英分子身上,可以看到古典诗文滋养出来的深邃理路、放达情怀;从今天许多像叶嘉莹先生那样的学者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缘古典诗文生发而来的艺术品位、审美情趣。 叶嘉莹先生曾经回忆,说自己开蒙的书是《论语》。她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像我的女儿后来在学校读的是‘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大狗叫,小狗跳’的课本,我们开始背诵的就是圣贤之言。”在七十年的教书生涯里,她孜孜不倦地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她与诗词相伴、传播中国诗词的印迹,她更希望用古典诗词把那些“不明”的人叫醒。正如孔子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希望人要首先树立信念,立志向道,据守住德,依倚于仁,优游于六艺。所谓“艺”,就是经典。这既是夫子自道,又为弟子开启法门。这是孔子述为学之方,也是孔子为每一个青年人指出的成长路径。 珍贵之品才可成就永恒之美。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自身的特质,它承载了先圣贤哲的思维模式,我们透过圣哲的言与行,去品思其承载的道和理,去品思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关于价值,关于格局,关于信念,关于知止……思考正确的生活方式,开启通向精神源泉的行径,这当然是铸魂与扎根的工程。今天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需要真正走近经典,亲近传统,需要怀有敬意与温情,去聆听,躬身行之,从而成就德行,涵养心性。(原载:《中国政协》2018,(14),68-69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