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退溪的思想纲目,最具综合概括性的便是他在宣祖元年(1568年)十二月所献的《圣学十图》,是年退溪68岁,可谓晚年深思熟虑、提纲挈领的结晶,也是他体认圣学大端、心法至要的心得。退溪独以图的形式,既示人以圣学入道之门,亦给人以简明易懂的启迪。《圣学十图》,融铸宋明理学之精髓,其规模之宏大,操履之功用,在李朝理学史上均属罕有。其中《西铭图》为《圣学十图》第二图,此图便是从深刻体悟“求仁”中,“方见得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真实如此处,为仁之功,始亲切有味”(《圣学十图•第二西铭图》,《朱子遗书》本),从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中,明天地万物一体的道理。退溪此话,可谓阐明了《西铭》精义。 一、《西铭》 《西铭》,是与《东铭》相对而言,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张载的两篇文章。张载退居横渠讲学时,书于学堂双牖,东面为《砭愚》,西面为《订顽》,皆为改善顽愚者的意思,后程颐为避免引起争端,改曰《东铭》与《西铭》,即取其东西双牖格言之意。故《宋元学案》也以《东铭》和《西铭》称呼此两篇文章,张载的学生将此二文合并收入《正蒙》中,并取其首二字称谓《乾称》篇。与张载同时代的程颢、程颐对张载极为推崇,对《西铭》更是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认为是张载写得最精粹的文章,书中的“造道之言”,能使人产生急切完善自己的心情,具有激励督导之功效。朱熹与程颢、程颐一样特别推重《西铭》,发表了《西铭解》,在程门后学、续传中是第一个为《西铭》做系统解说的人。 二、《西铭图》 《西铭图》原为元朝程复心所作。程复心(1257—1340),元朝人,字子见,号林隐。《新元史》载:“时婺源程复心,字子见,自幼潜心理学,会铺氏、黄氏之说,折衷成章,名《四书章图总要》二十二卷,皇庆二年,江浙省臣上其书,优诏擢用,辞不出。”(《新元史•儒林三》)李退溪则在程复心所作《西铭图》的基础上,以“理一分殊”思想进行阐释。 李退溪《西铭图》分上下两图,上图专明理一分殊之辩。“理一分殊”的命题最早明确地由二程提出,后经朱熹阐发,以此来解张载《西铭》。程颐指出:“西铭之为书,推理以存义,扩前圣所未发,与孟子性善养气之论同功,岂墨氏之比哉?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二程集·答杨时论西铭书》)他认为《西铭》立义宏大,明理一而分殊,乃为仁之方也。朱熹在《西铭解》中着重阐释了“理一分殊”的思想,他认为“天地之间,理一而已。然‘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则其大小之分,亲疏之等,至于十百千万而不能齐也。不有圣贤者出,孰能合其异而会其同哉!《西铭》之作,意盖如此。程子以为明‘理一而分殊’,可谓一言以蔽之矣。盖以乾为父、坤为母,有生之类,无物不然,所以理一也。而人物之生,血脉之属,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则其分亦安得而不殊哉!一统而万殊,则虽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而不流于兼爱之蔽;万殊而一贯,则虽亲疏异情、贵贱异等,而不梏于为我之私。此《西铭》之大指也。”(《朱子全书·西铭解》)李退溪则继承程颐、朱熹“理一分殊”的思想,以理一言,天父地母,乾父坤母,产生滋养万物,塞吾体、帅吾性,民吾、民物、兄弟之间其理皆一。以分殊言,以并生之仁而有人物分殊,以推行之仁而有君臣分殊,进而推演出长幼分殊、圣贤分殊、贵贱分殊,最终又都复归于一理。 下图由事亲之诚来明事天之道,由诚而明,因明故诚。有尽道不尽道之分,有圣贤各尽道之分,最终尽道归于存顺没宁。 三、《西铭图》图文释义 (一)上图“明理一分殊之辨” 1、理一分殊 以“理一”言,天至健,是乾道、父道;地至顺,是坤道、母道。天父地母,乾父坤母,只此一理,而产生万事万物。相对于万事万物来说,天地是唯一的父母,每一事物都承载天地之理。以“分殊”言,万事万物又各具自身之理,各自有各自的特殊之处,不同于其他事物,故有人物分殊,即人之为人之理与其他物之理不同,即君臣分殊、父子分殊、长幼分殊、夫妇分殊、圣贤分殊、贵贱分殊。也就是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推演下去,还有“夫夫、妇妇”,君为君,君要有君的责任和义务;臣为臣,臣要有臣的责任和义务;父为父,父要有父的责任和义务;子为子,子要有子的责任和义务;夫为夫,夫要有夫的责任和义务;妇为妇,妇要有妇的责任和义务。 2、并生之仁 人物分殊,即人与物的不同,“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其所资以为体者,皆天地之塞;其所得以为性者,皆天地之帅也。然体有偏正之殊,故其于性也,不无明暗之异。”(《朱子全书·西铭解》)意思就是说由天地而产生人物,人、物之体与性都是由天地所充塞和统帅的,但是人、物所得天地之体有正有偏,故人、物所帅天地之性也存在或明或暗的差异。其中惟人最得天地形气之正,人心最为灵觉,所以能通天地性命的全体,在并生之中又为我的同类,并且为最贵,故曰“同胞”。物则得天地形气之偏,而不能通天地性命之全体,在并生之中与我不同类,并且不比人贵。但是物的产生也是源自天地之大德、天地之并生,这是与人类相同的,故曰“吾与”。所以说,一方面,天地并生之中,人、物所得形气各有所正、偏,故有人物之分殊;另一方面,人、物同出于天地并生之中,故“民胞物与,其理一也”。 3、推行之仁 儒家传统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于并生之中,产生了人、物,这体现了天地之仁,爱及天地之间所有物种。紧接着,儒家传统将天地之仁在人类当中推行开来。由于地位、年龄、修养等各人方面的差异,而有君臣分殊、长幼分殊、圣贤分殊、贵贱分殊。君臣分殊体现为:大君为父母之宗子,大臣为宗子之家相。长幼分殊体现为:尊年高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贤分殊体现为:圣合德,贤其秀。贵贱分殊体现为: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此处行天地推行之仁,推己及人,人人都是天地的儿子,君主是天地长子,大臣是协助君主管天地之业的佐相,尊敬老年长辈就是尊敬天地之长,慈爱孤儿幼子就是慈爱天地之幼。圣人是与天地合德者,贤人是天地之秀灵。天下病苦、残疾,鳏寡、孤独无所依靠之辈,都应当给与同情、抚育,人应当按照孝悌仁爱的原则,处理社会上的一切关系,都展现出张载“民吾同胞”的精神境界。 从总体上看,上图由“乾父坤母、天地之仁”之“理一”说起,而有“民胞物与”、“民吾民物兄弟其理皆一”的思想,这其中由于得天地之形气的正偏不同,进而有人物、人我的分殊,然而最后又“理归于一”。这一过程展现了人伦亲亲、仁民爱物的思想,它超越了家族本位、宗法制度的排他性,而出现天下是一家、四海皆兄弟的超阔意识,它不仅涵括社会的亲缘、伦理与政治,也勾画出一种人性与物性和谐相融的境界。 如何达到这一“民胞物与”境界呢,这一境界不是可望不可及,它是可以达到的道德境界,而是可以学而至之的,普通人经过不断地努力,慎独修身、恪守道德规范,提升精神境界,通过道德修养工夫回归天地之性,具备完善人格,都可成为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在这里“民胞物与”对人生实践,人生道德修养实践起着督导与导向作用,这就为道德人格的完善提出了要求。所以从天地同源、万物一气说起,从天地并生之仁说起,从乾坤父母入手,落脚点回到了仁义礼智、人伦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中,以孝道以尽穷神知化,将实现“民胞物与”道德伦理境界的落脚点归于道德工夫修养论,这也就是《西铭图》下图所要做的道德修养工夫,即“尽事亲之诚以明事天之道”。 (二)下图“尽事亲之诚以明事天之道” 1、尽道不尽道之分 于时保之,子之翼;乐且不忧,纯乎孝,此乃尽道之谓也。 何以尽道?以事亲之诚以尽道也。对于天命,我们应当恭敬,敬畏天命,乃敬天所至;畏天者,天德不丧,天良不失,表示强烈道德意识;乐天者,安顺天命,不怨不忧,顺天侯命;二者皆从事道德实践工夫,此处对孝的赞叹,是与乐而不忧相连的,“孝”是生命情态的原始发动之力,而“纯孝”则把悦亲和乐天贯通,也是对亲亲感通达于天的揭示。这里的“孝”,首先是“事亲”的伦理概念,子女要孝敬父母。紧接着他从“事天”的立场来说明道德,说明“事亲”,父母与天地不仅赋予我生命,还赋予我心灵发展的全部可能性,孝敬父母不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且是继天地之善,感乾坤德,是生存意义的永恒根源,从而为其道德观奠定了基础。众人都是天地之子,若能彼此互爱,那就不单单是对父母尽孝,而且是对天地尽孝。事亲即是事天,唯有事天才是事亲,做天之孝子,这才是事亲的本义。以此将仁孝之心推而广之,便有了兄弟之义、夫妻之情,君臣之道、朋友之交、仁民爱物,从而扩展到社会伦理道德的方方面面。 接下来,将践行尽性与对天尽孝道结合起来,认为只有践行尽性才能称之为与天地合德。“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不才,践形惟肖,此乃不尽道之谓也”,凡违天、害仁、济恶者,皆是不能践行尽性之人,人能践行尽性,即对天地父母尽到了子道,则能与天地合德。与天德合德者,自是天地之肖子。若不能践行尽性,则违背天理,天德,这是从反面说明之。 2、圣合德故尽道,贤其秀求尽道 穷神知化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此之谓圣合德,故尽道。”能够做到“穷神知化”,穷至生物不测之神,契知阴阳妙合之化,从而达到对天德天道、天道本体的认识,因此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使万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也就达到圣人君子的境界。故谓之“圣合德以尽道”。张载认为,穷神知化代表人生德与智的最高指向,也是人生最宏伟的事业。达到穷神知化的路径是体天德,位天道。穷神知化不仅仅是通过理智活动来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修养功夫自然而然地进入“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也”(《张载集·正蒙·神化篇》),“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岂有我所能勉哉”(《张载集·正蒙·神化篇》),强调穷神知化之知非思勉可得,非智力能强,这种境界是一个道德认识、修养、实践的结果,是道德观念经过躬行践履,不断纯熟和内化,从而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所达到的境界。“穷神”的途径就是扩充本心原有的至善之德,穷神知化的内化过程是德育的完成过程。 存诚尽性 “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此之谓贤其秀,求尽道。”要达到穷神知化之圣人境界,还必须要做到存诚尽性,“存诚”即存心养性,是要增强人们在伦理道德方面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且保有、扩充个人道德,使其保存并得到进一步返正,故谓“贤其秀求尽道”也。 “存诚”首先要除恶,“纤恶必除,善斯成性也”(《张载集•正蒙•诚明篇》),任何微小的邪恶都会遮蔽人的善性,只有克服邪恶,“不以嗜欲累其心,不以小害大”(《张载集•正蒙•诚明篇》),方能成就人性。除恶必须自觉,即使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不作亏心事,才能不辱于天地,做到“不愧屋漏为无忝”。只有从人的本善之性出发而行善才是诚,存诚不是说空话,只有行实事、能践行,才符合诚的要求。只有一生坚持不懈,不止不息,才可以存心养性,即“存心养性为匪懈”。 “存”与“养”都是针对心、性而言,存养就是存心、存性、养心、养性和养气。对于这点,孟子说得最清楚:“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就是说善性与生俱来,是天德良知,为了保持自己的道德良心,要做到“放其心”就需要“存心”,保存自己的善性、道德之心。人的道德之心不但要保存,而且还要扶养,扩充,使其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因为人所具有的善性和道德良心,只是起初的“善端”,需进一步充实、扩充,这就需要养心,把自己具有的“善端”加以养育,扩充,才可以极大完善发展自己所固有的善性。存养的最终目标是“尽心”,即最大充实、扩充、发展自己的“心”,以致于“尽性”、“尽道”。 3、圣贤各尽道 圣合德故尽道,贤其秀求尽道,是通过“存诚”的践形方式、存心养性的修养来实现的,尽孝道以呈现天道。禹不喜美酒保养本性,尽修身之道,不以嗜欲累其心,是为顾念父母养育之恩,即是顾天之养;颖考叔对天纯孝,英才与我为一体同胞,我应该推己及人而爱之育之,使其都成为天之孝子;舜极尽孝道使亲心豫乐,一人尽孝,使天下受化,感化;申生无所逃等待杀戮是为顺天侯命;曾参遵循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不亏其体,不辱其亲,认为是孝,是为事天归全;伯奇受后母所虐而毫无怨言,是为敬天顺命。以上六人事例,不只是说孝而己,而是以事亲之心推至以事天,以求克尽孝道。这些事例就人伦意义而言,是为了事亲,以尽自己的道德义务,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思想行为同时也是对天地尽“孝道”,具有事天的意义在其中,由此体现出人性来,充分发挥恢复自己以及人的本性,从而达到诚身践行即“尽性”。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中庸》)。儒家认为,只有至诚的人,才能尽量发挥自己和他人的本性,进而发挥万物的本性,才能尽得天道。 4、尽道止于至善 厚吾之生,玉汝于成,存顺没宁。 无论是富贵福泽还是贫贱忧戚都只是人生的状态问题,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体天之道并践行之。人在世间,就该做己份内之事,以豁达的心态去承受各种状态。“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富贵福泽”处在富贵、安乐的环境,使我衣食无忧那是天地(父母)对你生活的厚待,人应当珍惜这种“幸会”,要坚守其“道”,不可辜负了天地的恩情;“贫贱忧戚”处在贫贱、困苦的环境,那是天地(父母)对你的考验和锻炼,使你得到成就,人应当在“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困境中“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恪守其“德”,虽然物质生活困苦,但也要甘守贫困与寂寞,自得其乐,为寻求理想而孜孜不倦,从而达至“孔颜乐处”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进行人自身的认同,体认人本身认识自然、顺乎自然的本质“天性”,体认人自身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实现“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来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海涛,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