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的实现,历史地表征着以儒家道德思想为核心,经过儒释道三教争鸣融合结晶而成的中国传统人生智慧。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历代教育家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不仅有着卓有建树的理论成果,而且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立德树人教育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特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道德文化,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有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概括为尊祖重人伦、崇德尚礼义,这一道德理性经由官方传布和大众媒介传导,逐步滋漫穿透到社会最下层的士庶民众,最终使它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中国人在利用这一文化理念审视我们人类自身时,认识到人不仅是单纯的或无差别的自然生物体,人从本质上讲是由德性所能名状的人格存在。《诗经》所谓“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即是此意。一代宗师蔡元培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德性耳。当为而为之之谓德,为诸德之源;而使吾人以行德为乐者之谓德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否则,“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信,人之为人,在于有德。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育人的关键在于道德教化。“德者,得其性也。”培养人的德性就是得由“天命”而来的内在善性,《礼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强调教育就是因人循其天命善性之所当行者而品节诱导,以存养扩充人之德性或善心。由于“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孝经》)。正是不忘立德树人,中国无数先哲便以“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孟子》)的认识和胸怀,继承儒者风范,弘扬圣人为师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初心 “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初心。其中,“立德”作为人生“三不朽”之一,最早出现在《春秋左氏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观念最早出自《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如果仅从以文化人的实践形态分析,似乎是“树人”先于“立德”,因为立德虽为树人的重要方面,但“新民”的前提在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然而,如果从育人的文化角度看,一个人的“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同样,一个“人”很难自发成才而需要“树”,双方互为前提,根本不容割裂开来,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精神。 文化乃人类生活的样法,养成有德人格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立德树人思想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饱含着人们对文化育人根本任务的期许,“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四书章句集注》)。既然每个人的天性为天地阴阳五行化生所固有,只要他(她)能够正心诚意接受教育并自觉反身纳求,“途之人皆可为禹”,便均可以成就德性人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积淀形成的优秀物质和精神财富。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标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民造士铸就了成功之路。中国人深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在培育新人的实践过程当中,强调要通过学习教育特别是修身养性来培育人的德性人格,生徒只要努力格致诚正,不断自觉向上通透和参悟,就可能成长为社会伦常领域的道德存在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圣外王的树人目标,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怀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自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努力塑造自己的德性人格。 坚持教学相长,不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初心。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开放包容,伴随着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和育人实践,不仅满足了不同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需求,也让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教学相长过程中永葆青春。虽然文化选择是历史长河中水到渠成和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但中国人选择以道德教化为核心,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育人所需的精神养料。因此,数千年不改立德树人初心。一方面,成功地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另一方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枝繁叶茂,成长为中国人永远不可别离的精神家园。(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7月14日11版 作者:符得团,系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