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爱民如子不容易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山东画报 杨朝明 参加讨论
    如何从政为官?怎样为政以德?孔子的论述很多,像“政者正也” “尊五美屏四恶”皆是。其实孔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述,好像人们并不理解,尚存不少纠结,这就是“民之父母”那个概念,它也是“父母官”说法的真正渊源。
    在孔子的心目中,好的从政者要像父母对待子女那样,有一种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关切。鲁哀公请教为政问题,孔子说:“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老百姓富足、康健才是最急迫的。减少劳役,减轻赋税,百姓就会富足;敦促学习礼教,远离罪恶疾病,百姓就会长寿。哀公想这样做,却又担心国家因此贫困。孔子便引述《诗》中的句子:“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和乐平易的君子,是老百姓的父母。孔子认为,为政的最佳状态,最好的君民关系,就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放大,所以哀公不必担心。
    几年前出土问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就有一篇被定名为《民之父母》的宝贵文献,是弟子子夏请教孔子《诗》中“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引发的思考。孔子认为为人君者就像老百姓的父母,只有如此,为政才会达到理想效果。这一文献还见于《孔子家语》和《礼记》,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其实,《诗》《书》等典籍中多有对“民之父母”“若保赤子”的阐发与论述,要求为政的“君子”对待老百姓要像关心子女一样,要像养育婴儿那样用心。
    何以把和悦平易、亲民近民的为政者视为“民之父母”?孔子解释说: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原”“四方有败,必先知之”。作为百姓的父母,必须通晓礼乐的来源,任何地方发生了祸患,必须首先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 “寒露秋风再相嘱”,父母之于子女是无私的,有一种天然的、自然而然的情感。父母总是牵挂子女,把子女的冷暖记在心头,为政者如果做到了这些,一定受到民众爱戴。
    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希望培养的就是勇于担当的人,就是从内心关心民众的人。《大学》在引《诗》“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之后说:“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在引《康诰》“若保赤子”之后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个“真诚”,只要以民心为己心,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能获得民众的爱戴。相反,如果像《孟子》所说的那样,为政者生活奢侈腐化,百姓们却食不果腹,面有饥色,这样为政,就相当于率领着禽兽来吃人。兽类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主持政事,却不能免于率兽吃人,那又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作民众的表率,为百姓造福,这是为政者的使命。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中的灵秀,《尚书·泰誓》记周武王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就是说,上天爱护下民,为民立君以安民,为民立师以教民。而为君为师者,应当协助上天安抚天下百姓。又说:“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那些最聪明的人就作为君,成为民之父母。这样,他们就应当以父母爱护子女之心对待民众,爱民如子,保护养育他们。后来儒家提倡“民之父母”的政治观念,就是要充满真情,实实在在以民为本。
    数千年来,人们把在地方从政的人尊称为“父母官”,期望他们换位思考,爱民如子。然而在今天,它俨然成为过时的称谓,一提到它,就自然地认为它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以为它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与所谓“现代性”格格不入。2009 年《辞海》改版修订时删除了“父母官”一词,不少人撰写文章,潇洒地挥别这一概念。其实,如果了解早期思想家的深沉思考,明白它的丰富内涵与本来意义,就知道它不仅含有为官清廉、勤于职守、为民造福,更重要的是它是为政以德的修养方法。把从政做官与为人父母联系起来,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修己安人、推己及人的思维逻辑与行为方式。在现实中,虽然的确有一些为官从政的人有“老爷作风”令群众生厌,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因此而简单地让“父母官”退出历史舞台。
    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我们的先圣先贤之所以提倡“孝道”,就在于他们从人性与人的价值出发,从父母对于子女的天然的情感出发,中国传统伦理大厦的根基就在于此。父母爱护子女出于天然,子女孝敬父母却需要倡导。可见,真正做到“爱民如子”并不容易。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对自己的臣民颐指气使并不难,难的是像关心、惦念、牵挂子女一样,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记挂在心。(原载:《山东画报》 作者:杨朝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