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罡,山东大学教授、山东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主任 传统文化是关注人的文化 体验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尤其切题,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体验。体验是生活的示范,也是走向生活的开始。传统文化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格养成教育。西方文化在其源头处,重视的是自然,所以西方所有的哲学家都是自然科学家;中华文化在其源头处,关注的是人,是人事,所有的哲学家都是政治家。无论是提出洪范九畴的箕子,还是以阴阳解释地震的伯阳父,都是政治家,中国哲学家是用“阴阳”“五行”“和同”观念解释社会、人生。历代哲学他们关心的重点是社会、是人生、是国家民族的命运的兴衰存亡。中国文化从源头处,关注的就是人本身,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养成是其重心。 教育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生活 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教育,而是学校、家庭、社会所形成的综合性或立体性教育。今天,我们要倡导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校园的文化氛围、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之间的行为举止,无不是学生人格养成的要素。遥想孔子当年,“游乎缁帷之林,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是何等富有诗情画意场景!孔子并没有每天给学生讲多少大道理,但是,他一个人开出了四个专业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一人教了三千弟子,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余人。在孔子那里,教育是一种生活,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生活。 教育是学生、老师成长的模式,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一种成长氛围和成长方式,这就是中国人所讲的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不仅仅指老师的教学方法在长、能力在长,更重要的是老师的生命在教学当中得到提升和生长。21世纪中国的老师,应该是和学生一同成长、和时代一同进步,使自己终身学习、提高的老师。 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格养成教育 历史上,学生上学的第一天起,读的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同时是人的终身所要领悟的道理。中国人,把人性本善作为自己的信仰。好多人不善良了,何以哉?孟子说:失其本心。把良心,把最宝贵的人格尊严丢了,却不知道找回来,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教育一方面是要把丢掉的良心找回来,另一方面把尚存的和找回来的善良养成、发扬光大,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而不是小人、恶霸。 那么怎么去培养善良人格?用传统经典的智慧和圣贤人格的感召去养成学生的理想人格。好多老师不知道应该给孩子什么?教授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常说,中华文明既需要薪火相传,世代相守,又需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问题是如何传?如何守?谁去传?谁去守?守不住,怎样传?传不下去如何推陈出新或与时俱进。宋明理学家常说“为往圣继绝学”,代代都是继绝学,搞得中国人很悲催。面对21世纪,我们应当“为往圣开新学”。 那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由此我又想起了梁启超说的一段话:“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我们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为了让孩子都成为国学大师,也不会为培养一两个国学大师,举全校之力,让所有的孩子跟着陪绑。传统文化教育重点就是梁启超先生所说的:修养所受用,就是人格养成。 以梁启超读《孟子》为例:“读《孟子》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与之间竣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第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扩大。第三,宜观其意志坚强,百折不回。服膺书中语,对于环境之压迫,可以增加抵抗力。第四,宜观其修养下手工夫,简易直捷,无后儒所言支离、玄渺之二病。”他甚至要求学习者让孟子精神深入意识之中,才最有宜人格生长。 有些老师从幼儿园就教孩子读《道德经》,读《心经》,读《易经》,这严重违背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规律和人的心智和心理成长的发展过程,对此我极不赞成。一个老师不应该把自己的个人爱好、信仰带入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人人做道士、成为和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人人成为一个君子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司马光说过:“彼老庄弃仁义而绝礼学,非尧舜而薄周孔,死生不以为忧,存亡不以为患,乃匹夫独行之私言,非国家教人之正术也。”像佛老之术,乃匹夫独行之私计,作为个人兴趣、爱好无人能够干涉,但不能代表国家教育的正道和常道。经典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就是人的成长教育。我们在诵读经典当中,在学习经典当中,在感悟经典当中,是造成老师和学生,乃至全民族人格的共同成长。(原载:凤凰网 来源:《文化大观》;作者:颜炳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