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南通民间社团连续11年举办端午活动,只为让孩子感受中国人的敬与礼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南通民间社团连续11年举办端午活动,只为让孩子感受中国人的敬与礼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五月初六日丙子
              耶稣2019年6月8日
    2019年6月7日,在南通城市博物馆水天讲堂前,由知止堂义学和老约翰绘本馆联合举办的端午主题活动如约进行。
    端午,孩子们第一个联想的人是屈原,联想的食物是粽子。在知止堂经馆的三位女生的带领下,上香、敬酒、诵祝、焚祝、祭江。小朋友在举手投足中感受到中国人的敬与礼。
     
    
    屈子的故事太深入人心,很多小朋友不知道这个节日起源了。五月正值“恶月”,蚊虫孳生,病邪流行,故禳解灾邪是端午节第一大主题,按南通的风俗,端午要用雄黄酒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王”字。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身上,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端午前后多暑热与湿气,这些都是中医所说的致病的邪气。民间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因此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发生碰撞,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外来节日文化竞争,在“古今断裂”和“中西竞争”多维文化生态格局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端午节作为一个旅游、休闲、娱乐、以及购物的日子来过,而知止堂义学连续11年策划端午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告诉孩子们,端午不是粽子节,是寄托我们中国人情感、体现我们民族精神、展示我们文化遗产的节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