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欣赏广东人的性格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一月初八日戊子 耶稣2022年12月1日 【一】性情文字 读《人民政协报》11月29日刊叶小文先生文章《何以中国,其命维新》,这篇文章写得好。 领导干部文字中见性情有热度的不多。 现在的官员普遍不写文章,不是原本不能,而是渐渐不愿为之,不愿以文章出锋头,以免遭物议以致嫉,于是久而久之,如鸟不振翮,则不能飞翔,性情亦渐麻木,心亦怠惰,文思遂僵化。 古人云:“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古人文章,皆进德润身之迹,故文章不得不为之,于是今人见之,仰望佳作,煌煌星汉,不可胜计。 现代社会应该鼓励官员多写文章,抒发胸臆,养向上之志,去奸伪之心。 许多领导干部,一写文章就先钻套子,即剿袭前人套路,概因套子里安全。于是文风疲惰无意趣,饰奸藏伪。这就是类似“党八股”。 “八股”是非常好的文体,是中国文化了不起的创造,它把不可量化的事程式化了,变得容易把握。八股,简单说就是谱,写文章之格式。 八股好,但其他东西一八股化,就都不好了。 因此,批评“党八股”,很耐斯。 【二】居家处世 @奇荒微薄: 南怀瑾老先生曾经说过:“脾气倔强、越硬的人,命一定很悲惨,越是较劲的人命越不好。所以圣人都讲,要学水,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人像水一样的柔软,它能利万物而不染,而不辞。什么叫不辞?我利用万物,但是我跟谁都不推辞,跟谁都让,但是刀劈不坏,火烧不坏,它永远是水。” 有人认为,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所以一生中不停地与别人较劲,和竞争对手较劲,和同事较劲,和同学较劲,和妻子较劲,反正,仿佛一天不较劲,生命就无意义。但命运很不可思议,往往越是较劲的人,命越不好,有限的生命往往消耗在无尽的较劲中,带来无尽的烦恼。 南怀瑾先生原话不知确否?@奇荒先生的解释很有道理。 人一对他人有好心好意,其志必强、气必盛,于是盛则骄,骄则暗——暗者,今人谓之智商情商低也。而志强气盛,虽暗而决,未有不败事坏人而害己者也。 如王安石与商鞅,非不欲富宋强秦也,其志强气盛而拥柄行权,知耻之人沮退,静观腹非以俟;喜事之人环绕,匿欲甘言以奉,是以一去一诛矣。 古人云:“安石明古而不明势,未成而败;商鞅明势而不明祸,既成亦败。安石学䆳,商鞅术胜,然肥秦而秦甘其诛,富宋而宋幸其去,骄其学术,显违于人情也。” 近人阎锡山有言:事未有不坏于精明者,此所谓“善毒”之害也。 安石与商君之败,皆由善毒而败。 凡人处世居家之理,岂有他哉! 【二】广东性格 一早看到广州有关疫情防控的消息。 越来越欣赏广东人的性格:守本不妄重世俗,权衡利弊不执拗,万事通融好商量,与人方便和为贵。 居粤三十余年,感受越来越深。 那天在讲座中说:改革开放自广东实验,必成功。换作他处,难说。政虽善,要在践行之地风俗、性格亦善与之相协。 要略言之,改开前三十年,广东人自觉不自觉遵黄老之道,奉行无为,导民以利,以利化俗,近人情而顺人心。于是经济发达,物阜民丰。 然而,天下无无弊之道,黄老之术用于休养生息则可,久之逢勃而无序之弊生,是以频见以私害公、夺取非正、分输不均,人心侧欹,至风俗淫糜矣。 于是,当遵行儒家以规范风纪、隆礼厚俗,除弊兴利,矫之以规,化之以礼,亲之以文,使富而好礼,则天下范而效之。 由黄老而儒,此兴旺之由,见于史籍。 万不可忽视儒家,弁髦礼乐、草芥文雅,讥其迂阔,由黄老而一步跨入法家峻厉苛严。 言之谆谆,听者藐藐。 2022年12月1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