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林安梧: “一带一路”是“天下为公”的王道精神》 受访者:林安梧 采访者:李阳 来源:中国孔子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二月二十日癸卯 耶稣2017年3月17日 3月15日晚,著名学者林安梧在山东大学主讲“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系列讲座。中国孔子网于次日前往山东大学采访了林安梧教授。 图为林安梧教授在山东大学主讲“儒道佛三家思想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系列讲座 林安梧,台湾台中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台湾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所长、台湾元亨书院创院院长。2016年始任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与儒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林安梧教授师传牟宗三先生,是当代新儒家中极具创造力的思想家,发表专著二十余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问:您作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如何看待儒学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儒学?或者儒家思想融入现代社会? 林安梧:21世纪与以往不同,慢慢由“现代化”跨入到“现代化之后”,或者所谓“后现代”。那么,我们反思的问题也与上个世纪有很大不同。20世纪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进入“现代化”,而如今我们则是要反思整个“现代化”。在以往我们的认识里,“现代化”是单数,是直线的,而现在我们慢慢意识到,“现代化”要结合当地,即“本土性”。以前有个流行词,叫做“全球化”,而现在我们强调的,是“在地的全球化”或者“本土的全球化”。因为有所谓的“国”,从而有了所谓的“国际”。“国际”这个概念也在变化发展之中,当今的“国际”必须要有“共生、共长、共存、共融”。因此,在当今的形势下,我们儒家思想的很多资源,有机会可以释放出来,有助于世界和平。 儒家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这可以看出,儒家所强调的是一种“共生、共长、共存、共融”的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是一种“王道之治”。“王道”对应“霸道”,与后者有根本不同。孟子讲“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这里的“德”指的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我们通过人的本性的开发,来实践“仁”。“仁”就是人与人、人与天地、人与万物的一种存在的道德的真实感。这种道德的真实感就是关怀,就是“爱”。目前,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面临着一个工具理性高涨的危机,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人的“异化”,还有国与国之间的争战不休。 中国文化的复兴恰好带来一个新的契机,让儒家思想,乃至道家思想和中国化的大乘佛学,所蕴含的和平主义和王道主义精神,参与到整个世界的文明对话当中。在这样一个全新背景下的“民族”,就不再是以往所谓“国家主义”之下的“民族主义”,不再是对抗性的,而是共生性的。早在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里,就蕴含有这样一种“民族主义”:各民族平等共荣,共同发展。两千多年前的《礼运·大同篇》就提出了很重要的王道主义精神,这个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的文化不再是“本位主义”或者“儒家中心主义”,而应该是一个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多元文化。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富而好礼”的开放与包容的多元社会。 问:您刚才提到中国思想史上的“王霸之辩”,王道主义这一点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我们现在的文化自信,就应该以一种“天下为公”的心态,参与到世界文明的对话、互动与交流之中。 林安梧:是的。我们讲的“公”,是“背私为公”,就是不偏私。“公”代表全部和整体,“私”代表部分和个体。“公”和“私”既是分别的又是联结的。中华民族的独特之处在于,既重视整体性的“公”,又能照顾到个体性的“私”,而且是“不偏私”。做到“不偏私”,就不会“害公”。这一点,决定了我们的民族不会有“中心主义”的倾向。西方人对我们有误解,以为我们的“中国”是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实则不然。“中国”的“中”,是“内”的意思,“国”是“城”的意思,“中国”最初的意思是指“城内”,继而扩充至“四海之内”,也就是“天下”。而“天下”就是一个王道主义的概念,“王”是天地人三才贯通。“人”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参天法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人”在“参赞天地之化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点,但并不是以我们人类自己作为“中心”,宇宙万物的运行更不是以人的思维作为“中心”。“中”就是“不偏不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包孕在内”。 问:您从“王霸之辩”谈到“公私之辩”,又谈到《中庸》的“致中和”思想,那么,我们国家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是不是也体现出这样一种“天下为公”的“致中和”境界? 林安梧:“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好的提法。“国际”不是现在才有的“国际”,我们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天下之内”的“国际”。那么到了后来的汉代张骞再到唐宋元明清,我们的“国际”就通向了整个欧亚大陆乃至全世界。我们的“国际”不是那种征战的紧张关系,而是经济的、商业的、贸易的、文化的、学术思想的等等各方面的交流,这是一种“王道”之下的国际关系。中国自古以来都没有西方那种“殖民主义”思想,我们希望的是“近者悦而远者来”,我们的愿景是各民族相互融通的“和平主义”理想。西方,尤其是近代以来,充斥的是一种“霸权主义”思想,其背后的信仰是一神论的宗教,是“强控制性的”宗教。我们东方,尤其中国的儒、道、佛,是唤醒我们每个人“主体自觉性”,这样一种中国化的宗教之间,是可以相互融通,跟西方的宗教不同。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对比之下,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神才是难能可贵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