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 ——在湖南科技大学隐山哲学社国学文化月闭幕式上的讲辞 作者:张晚林(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发表 时间:西历2012年5月23日 在隐山哲学社国学文化月即将谢幕之际,社长孙谦让我讲一下“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题目,以此作为国学文化月的闭幕词。这是一个很好的提议,再加上我几年来的努力也多在此,于是欣然应允。 在进入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荆楚网”的一则报导: 中南民族大学一些毕业生分别在自己的宿舍楼上悬挂大幅标语。男生的标语为:“妹子,609爷们走了,力争三年高富帅!”而女生也不敢落后,回应道:“爷们,403妹子走了,力争三年嫁个高富帅!”另外,尚有诸如“挥一挥手,不带走一个学妹”之类,不一而足。这些毕业宣言或告白,被相关教育专家说成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学生们文明素质的提升,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另类毕业标语’的出现正是表现之一。应该说,这是一种有创意地表达感情的方式。”这些所谓“另类毕业标语”被当爲“大学生文明素质提升”的标志,正反映出了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混乱与无序。这种混乱与无序体现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严重的误区,这里不妨略加说明。 第一,当今的校园文化多只注重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未关注业余生活之质量。这样,僵硬的形式性的东西多,而软圆的精神性的东西少。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校园里无处不在的表演与仪式。在湖南科技大学第十教学楼,这样的表演与仪式长年不间断。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校园文化建设,多只让学生尽情展示其表演天才,似乎希望把每个人往明星的路子带。在加上明星出风头,身价高,于是学生乐此不疲,即便是表演才能差强人意的人,也竭力勉强为之,而把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抛之脑后。但是,明星依赖其独特的天才与创造,并非每个人都可能的。于是,这样的校园文化最后只落得热闹一场,正如《红楼梦》里所写的那样:“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热闹过后,大家反而更加空虚与苍凉,不知自己该干什麽了。 第二,当今的校园文化多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鲜去关注普遍价值传统。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个性自由成为了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而大学更成了培养个性自由的基地与摇篮。这样,一切与自身个性相违背、相抵触的东西都被视为非法而须扫荡殆尽。由此,个性自由在现实上成为了没有任何边界的为所欲为,一句流行语是:我的地盘我作主。于是,“求包养者”出自校园,“我爸是李刚者”亦出自校园。展示个性者情形各具。可以说,校园与市井已经没有什麽差别。如此一来,谁宣扬共同的伦理规范,就被斥之为专制与独裁。 第三,当今的校园文化多之注意成功,未关注成德。本来,讲“成功”未必不对,中国传统也讲“立德、立功、立言”,但这里的成功都是之福国利民。然而,现在的成功是纯个人意义上的,美其名曰“成功学”,实则成功不过是名车、豪宅及显赫之地位。现在充斥在校园中无处不在的“成功学”或类似“成功学”的讲座,都只是告诉你如何抓住机会,如何推销自己,人自身成了广告。这样,文化的外在的技术的成份多,而内在的质地之修炼与德性之培养甚少。 造成这种误区的根本原因,乃在于对“文化”之误解。“文化”一词,中国传统早已有之,出自《易经》“贲”卦之“象辞”,其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不但要有“文”,更要有“化”,即是说,以“文”来“化成天下”。何谓“化”?许慎《说文解字》谓:“教行也。”段玉裁注曰:“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旣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这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与表现,故文化重在化民成俗,形成一种厚重、博远而优雅的精神风尚。但现在人对文化的理解多之落在“文”上而不落在“化”上,或许说,重“文”而轻“化”,甚至有“文”而无“化”。简言之,就是校园文化活动很多,而之于人身心之提升者甚少,故华丽的形式与喧闹的场面多,而静默的体悟与精审的砥砺少。可以说,现在的校园文化建设,尚不是在一个基本而统一的理念上进行的。 那么,校园文化建设那个基本而统一的理念到底应如何确立呢?我们知道,现在的大学科系分得很细,学生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专业性很强,这些知识是为他们日后工作和职业准备的。这样,课堂之外的校园文化不应该再限于一种专业性的教育,而应是一种成人的教育。所谓“成人”就是成为一个整全而有品格的人。这样,大学毕业时才真正是德智双修,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教养。 然而,一种深厚的人文教养只可能来自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可能出自于当下消费式的文化快餐。简言之,人文教养来自于经典。因为“经典”不只是一种风格或一个时期的描述词,它的价值不是一个现在已过去和失落的时代的价值,它远比某种时代概念或某种历史性的风格概念有更多的内容。因此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通过愈来愈更新的证明,允许某种真的东西存在于其中的历史性保存过程。孔子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表达这种意思。现在人多以为,文化乃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根本是对文化极大的误解。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于人文教养,有哪些助益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修身养性,使个人挺立。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内圣而外王,内圣是根基,人只有在此挺立住,方可向外作为,不然,就是妄作妄为。所以,《大学》从“诚意”、“正心”、“修身”一线下来,既而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依照儒家文化传统,人人皆有“四端之心”,所谓“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修身养性就是使四端之心呈露发用,这是人人皆可且人人必须之事。之所以“皆可”,乃因为四端之心为人人所固有;之所以“必须”,乃因为不使四端之心呈露,则“非人”。具体来讲,修身养性既要有“学”,也要有“养”。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学之不讲”是指“学”,“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指“养”。“学”“养”并重就是知行合一,就是儒家所讲的“工夫”。学生在课堂之外,当尽此种“工夫”。 第二,担当人伦,使社会谐和。中国传统文化讲“五常”与“五伦”,“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伦”是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与朋友,且由“五常”而达于“五伦”。即在人之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性下,必定会“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关系虽然现在没有了,但上下级关系依然存在。若人伦关系果能至此,将是和谐社会之威临。但现代人却把“三纲五常”作为封建毒瘤予以彻底铲除,个人完全松散为自由的个人,人与人之间不再有伦理道义上的关联,只有利益上的诉求。于是,父子失恩,君臣(上下级)失义,夫妇无别,长幼无序,朋友无信,社会之乱象正由此而成,其事例不胜枚举。如果我们能重拾“五常”、“五伦”之大义,必将有利于社会之和谐与稳定。 第三,文化自立,生爱国之情。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国民教育中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理念,但到底什麽是“爱国”呢?或者说,你“爱”的“国”到底是指什麽呢?这样一问,很多人是茫然的。由此可知,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么多年了,其实质多流于空乏。我们必须知道,国家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传承,而不只是一种当下的存在。这样,爱国就意味着传承过去,挺立现在,开辟未来。所有这些,如果没有文化传统的贯穿,是不可思议的。由此,爱国首先意味着爱自家的文化传统,任何一个时代,如果完全割裂传统,就意味着对自身国家特性与历史的放弃,这是最大的不义与卖国。所以,爱国首要者即在守住自家文化的自性,一个没有文化自信与自立的人,是很难做到真正爱国的。因为国家是一种文化传承,故国家的生命是无限的,相对于有限生命的个人而言,具有绝对性。这意味着,爱国是一个人的必然义务。顾亭林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 以上所说,是本人多年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一点认知与体会,只不过就其荦荦大者而言,实则经典之于当代人之意义决不止于此,然限于篇幅,不及详论,本人在其他文章中,亦多有述及。自2009年以来,隐山哲学社弘毅知行会也是秉承上述理念与认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尽管这四年以来从未间断,共举办了经典诵读一百多次,但依然没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本人希望通过这次国学文化月活动,引起人们对经典的重视,并关注隐山哲学社弘毅知行会这种校园文化形式,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棵奇葩。有心者,亦当使此星星之火,日后成燎原之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