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之大,莫过于生死。生死关切,是人的基本焦虑,生死问题是人的根本问题。《礼记》曰:“合鬼与神,教之至也”,“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1] 参通幽明,究明生死,此儒教大道所系。究幽明之际,知生死之道,是儒教的重大教义。 1)原始返终,知生知死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 许多人依据圣人这两句话,便断定儒教只关注现世,不关注来世,重生不重死,言生不言死。认为儒教不关注死亡问题,把死亡之事与鬼神之事悬置不论。这是对圣言的误解,是对儒教教义的误解。其实,儒教非常关注也非常重视死亡问题。圣人以神道设教,生死之道、鬼神之道是儒教的重要内容。对死亡问题的重视,与对死后世界的关注,是儒教教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教有自己的生死观,有着关于灵魂世界及神鬼之道的系统阐述。这些观点和阐述详见于儒教经典与先圣先贤的言论之中。这是儒教的基本教义,儒教既是入世间法,也是出世间法。《礼记》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这里“明”是人间世界,“幽”则是人死后的世界,即神鬼的世界。礼乐即“入世间法”,系指仁义礼智之性、“修齐治平”之道、“人伦纲常”之道;而鬼神之道,也就是出世间法。 依儒教教义,幽明相通,生死不贰。入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一以贯之,悉统于天道。入世间法就是“生”之道,“生”之道即人之道。人道本于天道,人道与天道相贯通,人道是天道天理在人世间的落实。出世间法就是“死”之道,“死”之道即鬼神之道。鬼神之道是天道天理在灵魂世界,在神鬼世界的落实。故出世间法也与天道天理相贯通,神鬼之道亦是天道。故依儒教教义,生之道即死之道,明之道即幽之道,人之道即神鬼之道。幽明之道,生死之道都统于天道。 明有礼乐,幽有鬼神;明有善恶,幽有屈伸;明有正邪,幽有清浊;幽明相通,生死不贰。故知生即可知死,知人之道就可以知鬼神之道。故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此话并非不关注死亡,恰恰相反,这正是究竟之说,是对生死之道的大彻大悟。二程子说:“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3] 圣人在这里给我们开启了一道,在现世究明来世,在明界了悟幽界的大门。 人之生也,自天而降;人之死也,归天而去。人为天子,系上天所生,人之生曰“始”,故人始于天。人之死曰终,人死返终,故儒教把死称为“归天”。 《易 经》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4] 横渠先生曰:“舍真际而谈鬼神,妄也”。[5] 人始于天,亦终于天。人生于天,死也归于天。生死之道与幽明之道都是天道,原始返终,就能知死生之道,知幽明之道。舍生而谈死,妄也。原始而知生,返终而知死。生而不失吾常,尽人之性,明人之道;死而适得吾体,尽天之性,明鬼神之道。天道贯通幽明,知明则知幽,知生则知死。生之道即死之道,知人之道则知鬼神之道。与天合德,则幽明相通,始终如一,生死不贰。原始返终,方可究明生死 2)存顺没宁,死而不灭 依儒教教义,昊天上帝所居之处为太虚之境。太虚之境是人的耳目不能闻见的更高维度的神圣空间。横渠先生曰: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6] 太虚之境是昊天上帝化生万物之源,也是万物散归之所。人之生,源于太虚之气;人之死,则归天返于太虚之境。故此,儒教认为,人死而不灭,人之死只是形溃归天,原始返本而已。 太虚为气之本体,“无形而实有”,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之凝释于水。”气聚,犹如水凝而为冰;气散,犹如冰融而为水。太虚之气,阴阳交感,聚以成象而生人;而人之死,则是形溃气散,气散而返归太虚之境。形溃反原,游魂为变而为神鬼。天道循环,聚散不止,生生不已。有聚有散,有生有死,死而不灭。 在儒教看来,人的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气聚则有形有象,可目见耳闻;气散归于太虚则无形,耳目不能闻见。人死而不灭,成神成鬼,只是改变了存在的形态,变更了存在的空间,凡人不可闻见而已。所以,儒教之于生死,只说“聚散”,说“终始”,说“屈伸”,说“幽明”,而不说“生灭”,不说“有无”。在儒教看来,人与世间万物都是上帝的造化,是永恒不灭亡的存在,不可能“灭”,也不可能“无”。 《礼记》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7] 横渠先生曰:“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8] “万物形色,神之糟粕”,[9]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10] 儒教无“灭”,亦无“无”。对儒教而言,“死”只是由聚而散,由明入幽而已,死而不亡,死而不灭。幽不是灭,也不是无,言其幽,是因为耳目闻见之力不能及。一物两体,相感为一。“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人之体,有灵肉,有身心。阴阳交感,灵肉合一,聚而有形;死而形溃,灵肉相分,身心相离,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散入太虚。聚为吾体,散亦吾体,死而不灭,死而不亡。灵肉相分,身心相离,魂气归于天而为神鬼,形魄归于地而为灵魂的糟粕。 生,自幽至明;死,自明返幽。幽明相通,生死往来,聚散屈伸,都是上帝造化。天恩所赐,何来“生灭”?何来“有无”?“碍于形者不知生,滞于灭者不知死”。形聚为物,灵魂在其中,天性在其中;形溃反原,形散而气不损,神不灭,灵魂不朽。生死,聚散而已,变易而已。自天而降,归天而去。生死,皆得吾体,皆成吾性。何惧之有?何畏之有?知生死幽明之道,则能安生安死。 生,则受上天造化,顺天命尽人道,以善吾生;死,亦沐天恩天德,循天命,归天宁息,以善吾死。存顺没宁,生死俱善。与天合德,大道圆成,则能沐上帝再造之恩,重新参与宇宙大化,获得永生,万劫不灭。 3)游魂为变,神鬼殊途 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11] 人事之大,莫过于生死,故子贡有此一叹。然而,子贡所感叹的,不在“死”之为“大”,而在“死”之有“异”。子贡的感叹并非仅仅在说“死”是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而是感叹说,“死”这样的大事亦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死曰“息”,小人之死曰“休”。“息”与“休”,是有很大不同的。“息,喘也”。“休,息止也”(《说文》)。君子之死,犹如喘口气,暂时歇息而已;小人之死,则息而止也。君子之死与小人之死虽同为死,然其死后的结果与命运是不同的。那么,息与休有何不同,君子、小人之死又有何差别呢? 依儒教教义,人之生为气之聚,人之死为气之散。人禀太虚之气不同,人之生有君子小人之异,人之死亦有君子小人之别。生死为气之聚散,气有清浊之分,人则有智愚善恶之别。气清者为智为善,为君子;气浊者为愚为恶,为小人。 儒教倡导“养气”,即孟子所谓养吾浩然之气。如善养其气,则浊气下沉,清气上扬,无碍而为神;不善养其气,则清气下沉,浊气上扬而碍于形。碍于形者,其生也,为形骸所滞,为私欲所蔽,故而良知不显,明德不现,为愚为恶;其死也,返归太虚,浊气下沉屈附于地为鬼。而气清者,不碍于形,其生也,公而无私,存理灭欲,去私欲之蔽,良知呈现,明其明德,而为智为贤,为善为德;其死也,清气返太虚,伸升上扬而为神。 横渠先生曰:“清则无碍,无碍故神”,“浊则有碍,碍于形。”[12] 《易经》 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13] 人之死也,其气散归太虚,气清者伸升上扬而为神;气浊者,下沉屈附而为鬼。游魂为变,神鬼殊途。为善有德者,气清而为神;为恶无德者,气浊而为鬼。为神者,伸升上扬,“在帝左右”,与天合德,故能沐上帝天恩得以再造。为鬼者,屈附下沉,成为上帝之“弃魂”,逆天命背天道,上帝威行天罚,绝其天恩,不予再造。 君子之死,清气上扬,伸升为神,与天合德,能沐上帝天恩得以再造。故其死曰“息”,即暂停歇息,以俟天命,待上帝再造,重新参与宇宙大化,从而获得永生。而小人之死,浊气下沉,屈附为鬼,逆天背道,沦为“弃魂”,上帝绝之,不予再造。故其死曰“休”,天意绝之,天命止之,没有机会重新参与宇宙的大化,不能得到生命的永恒,不能获得永生。 天人相贯,幽明相通。幽之道合于明之道,死之道合于生之道,鬼神之道合于人道,全都统于天道。天道在“明界”则为人道,在“幽界”则为鬼神之道。天道本仁,天道之于人间则有仁义礼智之性;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有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伦;有仁政、德治之道;有善恶之分,智愚之别,贤不肖之异。天道之于幽界则有清浊之分,有屈伸之异,有神鬼之别,有“息”“休”之判。 息,则能成神,能沐天恩再造,生生不已。休,则为鬼,沦为弃魂,上帝绝之,不予再造,万劫不复。是“息”,是“休”,成神成鬼,虽是天命,然何去何从,全在我们自己。如不愿死后为鬼,被天恩所绝,万劫不复再造,那就必须于身前顺天命,循天理,守天道,守仁义礼智之性与“五伦”“四端”之道,为善去恶,积善成德。“善吾生者善吾死”,身前为善积德,守人道而绝禽兽之行,则死后必有善报。“神化者,天之良能”,昊天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任何逆天妄道,伤天害理之事都难逃天地之间,都将受到上帝的天罚。切莫因一时的私欲之蔽而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书经》云:“罚及尔身,弗可悔!”凡我天子圣徒,不可不慎之。 4)修身俟命,敬始慎终 敬始,就是恭敬严肃地对待生;慎终,即谨慎,慎重地对待死。人道就是生死之道,生而得其善始,死而得其善终,则人道可尽。尽人道则可尽天道,尽天道则与天合德,与天合德则与鬼神合其吉凶;与鬼神合其吉凶,则得其善终。荀子曰: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故君子敬始而慎终。[14] 那么,如何才能敬始慎终呢?善其生者善其死,善其始者善其终。欲善其生者修其身,欲善其死者俟其命。君子修身俟命以善生死。 修身之道以为善去恶、穷理尽性为要务。人道本于天道,人性本于天性,事理本于天理。天道落实于人世间即为人道,人道就是仁义礼智之性;是良知,是明德;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之道;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道;是仁政、德治、家国天下之道。修身就是修人道,就是悟人道、守人道、行人道、弘人道。人道本于天道,故修人道就是修天道。 人在有生之年若能致良知,明明德,为善去恶,尽仁义礼智之性,守“五伦”“四端”,以家国天下为已任,就能够修得人道,也就能修得天道。能尽天性,明天道,循天理,就能与天合德。孔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15] 这是参通天人,贯通幽明,彻悟生死的究竟之语。天人之道,幽明之道,死生之道,一以贯之。闻其道,则参通天人,贯通幽明,知天知人知鬼神,知生知死知幽明。穷理尽性,就能天人幽明一以贯通,就能与天合德,与鬼神合其吉凶。如此,则死得其所。明于道而可安于死,故朝闻道,夕死可矣。若不闻道,则理不能穷,性不能尽,天人之际不能参,幽明之际不能究,死生之道不能明,鬼神之吉凶不能合。生,则不知其所由,不知其所守;死,则不知其所往,不知其所之。 不闻道,我来自何处,又将去向何方?不知不晓,死后的世界将是个什么样,将有什么样的结果和命运,不明不白。怎能不畏惧?道之不闻,何敢死耶?故闻道,则可安死。 既为天子,则不可不知天意,不可不顺天命,不可不循天理;既为圣徒,则不可不明圣教之旨,不可不闻圣人之道。修身以俟天命,全其生以全其死,敬其始以慎其终。凡我天子圣徒均应致其良知,明其明德,守仁义礼智之性。生,则修身以尽人之道,合天之德;死,则归太虚为神,俟天命得以再造,重新参与宇宙大化,获得永生。 5)惜身远患,不避义死 人之身,乃父母所赐;人之性乃上天所赋。善吾生者,首先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重视生命,不能轻易言死,更不能随意赴死。远离祸患是最基本的善身之道和全身之法。见祸而不远,知患而不避,就是不珍惜生命,就是逆天背道,是不孝之行。故《孝经》开篇即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6] 惜身自爱,远祸避患,珍惜生命,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孝。故圣人告诫我们,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天道以仁义为本,上帝以慈爱为心,对万物尚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何况于人乎!对生命的珍爱与重视是儒教的基本教义,也是天心圣德之所系。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见祸而不远,知患而不避,其死轻于鸿毛。亡身货利,铤而走险,为一已私欲而死,亦轻于鸿毛。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其死重于泰山。死得其道者,死得其所。荀子曰: 君子“畏患而不避义死”。[1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什么?丹心就是赤子之心,是忠义之心,是大公无私之心。丹心就是道心,是仁义礼智之心,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家国天下之心。留取丹心在,其死即为义死,死得其所,重于泰山。故君子圣徒远患而不避义死。不避义死,谓之勇。“仁智勇”为儒教“三达德”。所谓达德,就是至德,是最高的道德。义死就是至德,是最高之德。儒教之所谓勇,非匹夫之勇,更非小人之勇,乃君子之勇。小人之勇,为一已私利,铤而走险,亡身殖货,见小利而亡命。匹夫之勇,则为无智之勇,是非不明,轻易蹈死,或心浮气燥,乘一时之快而舍生忘死。君子之勇,大仁大义,大智大德,不惜一已之身而循大道,成大德,取大义。君子至公至大,无私无欲,无所畏惧,坦然面对死亡。正因为如此,儒教视君子之勇为达德,视义死为至德。孟子曰: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8] 对生命的珍爱与不避义死的凛然无畏,构成了儒教君子圣徒厚德载物,天行刚建,生死如一的特殊人格魅力,也构成了儒教于生死大道的基本教义。大义所系,视死如归,方为儒者气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才是圣徒品格;为循大道,不避义死,方显天子真性情。 6)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悦生而恶死,乃人之常情。但这只是闻大道悟大道之前的人之常情。《易经》曰: 失得勿恤,往有庆也。[19] “恤,忧也,收也”,“庆,行贺人也”(《说文》)。其意是说,失去所得,不要忧虑,也不要想方设法去收回来。顺事而去,循理而往,往则吉利,必有喜庆祥瑞降临。 人的生命,得之于天命,亦失之于天命。人之生,为天恩所赐;人之死也是天命所归。有生有死,有聚有散,这是天命使然。无论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概莫能外。失去肉体生命无须忧虑,更不要企图以人力去改变天命。聚散生死皆是天命安排,死是每个都必然要面对的。凭人力以求“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参明生死,坦然以对,失得勿恤。只要我们有生之年得闻大道,修身俟命,尽心知性以知天,为善去恶以尽人道,就能参通天人,贯通幽明,知生知死;能就与天合德,与鬼神合其吉凶;就有仁兽来贺,有祥瑞降临;就能沐上帝天恩得以再造,得以重新参与宇宙大化过程,获得生命的永恒。得道归天,善始善终,这对人而言,是莫大的幸事,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彻悟大道,就能知生知死,视幽明不贰,始终如一,不为生死所动。阳明先生说:“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20] 生死的焦虑是人最基本的焦虑,生死的问题也是人生命中的大问题。不彻悟生死之道,人就永远不可能去除畏死之心与怕死之念。惟有究明生死,知幽知明,人才能“以生死为本分事”,从而摆脱畏死之心,坦然面对死亡;才能真正做到死于安乐,死于宁息。至于如何“再造”,这是天命所在,凡人不必妄加测度。惟有修身修德,为善去恶,以俟天命。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尽人道以合天德,就能伸升为神,沐上帝再造之恩,重新参与宇宙大化。闻道而死,则“往有庆也”;得道归天,就能获得永生,就有祥瑞降临,有仁兽来贺。没则宁矣,死则安矣!幸矣! 马一浮先生临终之际曾留下一首绝笔诗,这首诗用精炼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对儒教生死之说作了阐释。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究明生死,得成大道之后,面对死亡时的坦然与安乐,以及即将重新参与宇宙大化过程的兴奋和愉悦: 乘化吾安适,虚空任所之。 形神随聚散,视听总希夷。 沤灭全归海,花开正满枝。 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 注释 [1]《礼记·祭义》 [2]《论语·先进》 [3]《二程集》 [4]《易经·系辞上》 [5] 张载《张子正蒙·乾称篇下》 [6] 张载《张子正蒙·太和篇》 [7]《礼记·郊特牲》 [8] 张载《张子正蒙·太和篇》 [9] 张载《张子正蒙·太和篇》 [10] 张载《张子正蒙·乾称篇上》 [11]《荀子·大略》 [12] 张载《张子正蒙·太和篇》 [13]《易经·系辞上》 [14]《荀子·礼论》 [15]《论语》 [16]《孝经·开宗明义章》 [17]《荀子·不苟》 [18]《孟子·告子上》 [19]《易经·晋卦》 [20]《王阳明全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