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宋朝如何与契丹人走亲戚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大学版2009年23期 佚名 参加讨论
宋仁宗朝,是北宋最好的时期,国家富裕,边疆无大的战事。这都得益于此前那场著名的战争和一项重要的盟约——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
    这场战争,起因于北地的契丹人建立的辽国,生产力落后,连年遭遇财政困难,即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契丹上层贵族动不动就要暗流涌动地有点啥别的想法儿。于是辽国那个姓萧的寡妇太后,就派她的本家兄弟率领嫡系部队向南侵略北宋,一是转移国内矛盾,二是的确太穷了,随便抢点啥好过日子。很快,辽兵就杀出燕云,打过河北了。
    经过了北宋开国以来几代皇帝的经营,已经文质彬彬的宋朝,很厌恶战争,宋真宗开始也不想打,还被其他大臣撺掇着想迁都呢。是寇准力主一定要打,于是双方在澶州城下决战。其实契丹人的要求并不高:你们大宋朝太富裕了,和俺们结个盟,双方开展边境贸易,另外每年给我们一点财政援助。但是,寇准的意思是打一仗再和他们谈判,于是宋真宗下决心御驾亲征。也不知是真是假,史书上说,宋真宗登上澶州城(即今濮阳),军心大振,山呼万岁的声音响彻天宇,连老百姓也受了感染,有个打把式卖艺的,边走边哭,说很想当面给宋真宗磕个头,还想当面给他唱一首爱国歌曲儿《我的宋朝心》,结果被御林军给拦住了。
    辽军连连取胜,自然产生了骄傲的心理,这边宋真宗已经御驾亲征了,那边辽军统帅萧挞凛只率领了几十个骑兵,围着澶州城瞎溜达,说是耀武扬威或者察看地形啥的,气焰很嚣张、很傲慢,用广东话说:很窜!他哪儿知道南方人心思细腻,练就了不少绝活儿,比如射箭,平常不打仗,但是射箭踢球玩儿,什么箭射铜钱之类玩儿得很溜儿。结果萧挞凛被宋朝大将张环或者周文质从城上一箭射中脑门,死于马上,辽军士气大大受挫!
    在这种形势下,战争很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然是宋朝胜利。胜利以后,两国谈判,宋朝派出的谈判专家叫曹利用——这名字好!结果他真是很会利用形势和砝码与辽国达成盟约:宋辽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辽国把占领的宋国土地还给宋。双方为兄弟国,辽帝年幼,称宋真宗为大哥。当哥的每年要给弟弟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就是一千年以后中学历史书上说的:在宋朝军队有胜利把握的前提下,昏庸懦弱的宋真宗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每年的岁供,增加了北宋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
    其实,宋朝当时年财政收入约一亿两,而根据当时的情况,据说一场中等战争就要耗费军费三千万两!还不一定取胜。那时候,不仅辽国时常侵扰宋,西夏那边也不老实,这边战争一打,那边就蠢蠢欲动。因此,宋真宗算了算账,觉得还是结盟修好为上策,于是就有了《澶渊之盟》。
    自从结盟以后,宋辽两国一百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更加富裕。宋真宗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团结了邻国,换取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宋朝优越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文明影响了契丹人,在历史上为再一次的民族大融合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当年辽国遭遇财政困难和经济政治危机,作为邻国的宋朝,给予经济援助,等于古人所说的行“凶礼”——他人他国遭遇灾难、饥荒,要向受灾受难的人或国家施以援助,是为行“凶礼”,此为“五礼”之一。行“凶礼”看似是对对方的单方面援助,实则最终有利于自己。您想啊:辽国内部已经矛盾激化到快出事了,内部部落之间争地盘、抢位子、老打仗,他不能老在自己内部抢啊打啊,放着你个富庶的宋朝不抢不掠?所以,你不如以礼节之、以德约之,主动给予援助,帮助它维护稳定,自己也就不会被拖入战乱。
    从这儿,看得出宋真宗并不是个只会烧炉子炼丹的,他有头脑着呢!
    所以,宋辽两国之间长期相互走动,像走亲戚似的。
    宋真宗干了这件大事儿,再加上国家财政一年比一年好,于是就开始得瑟起来。他去泰山封禅,又给自己认了一个显赫的老祖宗,以抬高自己的血统。宋真宗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祖先给他托梦,祖先的名字叫赵玄郎。这个赵玄郎很厉害,一共在世上显身三回,第二回现形儿才是轩辕皇帝!以后有文字史料记载的皇帝他都看不上,离宋朝最近的一回现形,就是赵匡胤那个五代时期的老祖宗,这样一落地儿,就繁衍了赵家这一支皇家血脉。
    这就是得瑟!可是,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得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