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孔子在海内外华侨华人群体中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符号所呈现的作用愈加突出。而在艺术家眼里,孔子形象的塑造有着不同的表达,他们以各自的理解对孔子形象作出艺术的诠释。孔子作为伟大的东方圣哲,其形象应该如何塑造,千百年来,艺术家们没有停止过思考。 一、探寻历史记忆,定位孔子形象 自孔子去世那天起,孔子形象便已活现在人们的想象中。相传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在其坟前结庐服丧三年,弟子子贡更是守墓六年。这期间,子贡为表达对孔子的追思之情,采用楷木雕刻了老师孔子和师母亓官氏的坐像。目前,存于孔子博物馆的孔子夫妇楷木像,经专家考证是宋代仿刻。其仿刻所依原本或为子贡所作,但因为历史久远,已找不到确凿证据。 孔子博物馆藏孔子夫妇楷木像 真实的孔子长什么样?《论语·述而》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又《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以上记载刻画出孔子的大致形象气质,也成为后人想象孔子形象的依据。按照古今长度单位换算,孔子身高1.9米左右,身材高大魁梧,温和中透出严肃,威严中尽显庄重,谦恭中带着安适。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圣人有异相,把孔子面貌概括为“七露”:双眼露白,双鼻露孔,双耳露轮,嘴露齿。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没有精准的绘画艺术,更没有照相技术,有限的文献记载也不能满足后世人们对孔子形象的好奇与探究,因此,艺术家们创作时,更多是凭着想象了。鲁迅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说起从这些图画上所得的孔夫子的模样的印象来,则这位先生是一位很瘦的老头子,身穿大袖口的长袍子,腰带上插着一把剑,或者腋下挟着一枝杖,然而从来不笑,非常威风凛凛的。”我们不去纠结鲁迅对儒家的态度,读过这段话,鲁迅心中的孔子形象已跃然纸上。 因为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孔子在历史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尊重和崇拜,随着历史变迁,人们对其形象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便出现了很多版本的孔子造像。其中,对于孔子形象的塑造予以夸张处理的较多,比如胡须挂满下巴,门牙特别突出,等等。其实,历代孔子像的塑造都是当时人们想象而来的,而想象的依据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的孔子观。 而各种孔子观体现在孔子像的创作上,就出现了多姿多彩的情况。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被奉为主流思想,汉画像石中的孔子更像是一位学者。东晋时期,在顾恺之所绘制的《孔子为鲁司寇像》中,孔子便身着官服,头戴官帽,俨然成了官员形象,同时面容和蔼可亲,似有“为政以德”的思想表达。唐代最为著名的孔子画像是吴道子所绘的《先师孔子行教像》,画中孔子双手交叉行作揖礼,身着宽衣博带,面貌和善儒雅,更像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者。自宋代以来,孔子被尊为“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等,其身份经历了从布衣平民到士大夫再到帝王的演变,服饰衣冠亦随之变化。今天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内的孔子彩色塑像,是20世纪80年代仿制的清雍正八年孔子像。孔子头戴十二冕旒,身着十二章服,手捧镇圭,正襟危坐,威严端庄。 在古代孔子像作品中,唐代吴道子所绘的《先师孔子行教像》对孔子形象的传播影响最大,也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孔子画像,后来孔子雕像的创作大都以此作为原型蓝本。吴道子是盛唐玄宗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人物丰满宽厚,线条波折起伏自然,衣袖飘带迎风起舞,被后人称为“吴带当风”。吴道子用他的神来之笔,把先师孔子刻画得惟妙惟肖。孔子站立恭身,双手微有前伸,在胸前交叉,作“天揖之势”,形象地表现了孔子“为人师表”的谦恭有礼、仁爱平和的姿态。在春秋时期,孔子身为士阶层,属贵族身份,双手相叉的“天揖之势”为士的相见之礼,表示谦恭尊敬之意。而孔子腰间所佩长剑(或为权杖之说),在当时是士以上阶层身份的象征。唐代以来,在全球很多地方的文庙所立的孔子雕像,其像姿大多依照了吴道子所绘的《先师孔子行教像》。 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像》 二、塑造时代孔子,讲好中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