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舒婷玉:以“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http://www.newdu.com 2024-07-15 中国社会科学网 舒婷玉 参加讨论

    “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和谐思想。”“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之一,蕴含着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取向,追求“和”既是构建融洽民族关系的核心理念,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
    以“和而不同”的认识论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最早见于《论语·子路》。《国语·郑语》记载:“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是一种差异性、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在和谐的基础上包容差异,既追求和谐共处,又尊重和包容多样性。
    根据考古发现,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时代,中华大地上已经出现了多个带有地方性特点的文化区,这些不同区域的部族先民,创造了不同区域的文明,形成了“多元并举”的格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气候的变化以及外来因素的助力,中原地区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四周地区,出现了四周文化向中原文化汇聚的趋势。政治上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促成了“华夷之辨”到“华夷一体”观念的转变,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世俗性,在各民族文化交往交融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这种多元共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结果,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应认知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此,要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在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各美其美的同时,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团结之歌。
    以“和衷共济”的方法论夯实中华民族的团结之基 
    “和衷”、“共济”最早出自《尚书》“同寅协恭和衷哉”和《国语》“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说文解字》:“衷,里亵衣”。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衷”意为“内心”,“和衷共济”意为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强调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和衷共济”作为“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直赓续不辍。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各民族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中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任务,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出现重大变迁,新兴阶层不断涌现,思想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外部干预渗透破坏日益加剧,一些长期累积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一些新的苗头性问题也开始出现,给民族团结带来了重大冲击,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严峻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以“和衷共济”的方法,凝聚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磅礴力量,就要各民族人民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勠力同心,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休戚与共,实现各民族人民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信赖、共担责任、共享成果。
    以“和合共生”的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共同繁荣 
    《周易注疏》庄氏云:“天地網织,和合二气,共生万物。”天地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孕育了宇宙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礼论》)“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在中华文化语境中,“和”即调和、和谐,“合”即联合、融合。各要素相互依存、和谐共处达到一种“和合”的状态,进而可以共同生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共生”。“和合”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价值取向,“共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结果,“和合共生”彰显着独特的中国式气质底蕴、思维方式与传承智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追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作为整体的矛盾统一体发展壮大,作为部分的矛盾统一体各对立面才能兴旺发达。“和合共生”观念的指引下,中国构建了多民族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和谐相处、互利共赢的社会发展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因此,秉持“和合共生”价值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形成休戚与共的价值驱动,荣辱与共的价值基础,生死与共的价值追求和命运与共的价值旨归,共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共享社会主义强国发展成果。
    “和合”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契合,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华民族文化应当坚持“和合”的哲学理念,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