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如说儒》第八讲完整版:大学之道(7)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1:11:49 腾讯儒学 徐晋如 参加讨论
好,下面再讲治国与齐家的问题。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这一段强调了你先要把自己的家族,能够成为一个安分守己的贵族,能够作为一个世人的表率,你才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所以他讲如果你的家还没有治理好,你就想去治理这个国,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君子,就是贵族啊,他不是靠这种制度,而是靠的他的以身作则引导整个社会向上。家庭中的关系推衍开来就是社会的关系,就是工作的关系,对待自己父母的这颗孝心,你是用来对待上级,对待自己兄长、姐姐的这样的一颗恭敬之心,你就用来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人。德行声望比自己高的人,那么自己在家里面,对待自己的孩子有一颗慈爱之心,那么你就可以去做好一个领导者。你去仁慈地对待你的下属,那么大家就会愿意为你效命。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它首先引用《尚书》说的话“如保赤子”,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就是你的心要能够像赤子一样像婴儿一样纯净。怎么样做到呢?你用自己的心去追求它,就像射箭一样,即使你不能够正中靶心,那么离靶心也不会很远了,这叫“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你什么时候见过一个人,她先去生孩子然后再出嫁的呢?当然现在有啊,叫“奉子成婚”,那么古代这种情况是没有的。所以他说你先要把家给治好,你才能够去治理国家,没有说你家还没有弄好你就去治理国家的。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的腐败,其实都是从这个家里面开始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李某某强奸案,因为他是未成年人,所以我们不说他的名字,李某某强奸案。那这个李将军,这一辈子他所获得的所谓的这种荣誉什么的,完完全全地被他的这个不肖子,也许是肖子全部给打毁掉了。“肖”是相象的意思,儿子不像爸爸叫做“不肖”。 作为最高统治者,你这一家能够做到仁,那么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你一家能够做到礼让,整个国家就会崇尚礼让。如果作为最高统治者,你贪污腐败,整个国家老百姓也会有样学样,会作奸犯科,做各种各样的不好的事情。中间的这种机杼,“其机如此”,就是它的根源,它的机杼,所谓的一种装置,它里面最核心的那个部分叫做机杼,它的根本就在于这个地方。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一句话、一个字能够把一件事情给弄得失败,给破坏掉。一个人,作为最高统治者,一个人,他能够把这个国家给平定,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以身作则。如果说最高统治者,他放任自己的子女去进入垄断部门,去拼命地捞钱,那么大家想一想,普通老百姓再怎么创业,却无法获得一个跟他的付出相匹配的报酬。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的内心里面难道不会充满了仇恨吗? 尧、舜,都是三代以前的贤德的君主,他们以“仁”这个最高美德作为表率去引导人民,所以老百姓跟着他走。桀和纣,夏朝和商朝的最后的君主,他们用残暴不仁来作为老百姓的统率,作为老百姓的表率,老百姓也跟着他们变得残暴不仁。“其所令反其所好”,这里面不念lìng,表示动词都念líng,“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他一方面在那里拼命地捞钱,一方面却说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要老百姓都去学雷锋,大家想一想,老百姓会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吗?肯定是不愿意的。这就叫做“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诸”是一个合语词,是“之”“于”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是“诸”。君子自己身上有的,他才会要求别人有,自己身上没有的,也不会去要求别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这个“恕”是推己及人的意思。他如果说,自己不能够做到推己及人,而希望别人能够接受他,这是不可能的。 下面又再一次地重复“故治国在齐其家”。这个文章写得非常漂亮,前面一段写得非常沉重,马上来一段非常华美的语言。文章的波澜起伏啊,你不得不佩服,下面一段非常华美的,就马上就把上面沉重的东西给你给冲淡了。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这本来讲的是那个贵族的女子被娶回来家来这样一个情况。她能够把自己的家给管理好,然后才能够作为老百姓的表率。下面又说: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他们是特别好的兄弟。所以我们中古时期有兄弟两个人,一个叫陈元方,一个叫陈季直(应该为陈季方),这兄弟两个人都非常地优秀,他们两个人各自的孩子都在说我爸爸更加贤能一些,我爸爸更加优秀一些。两个人争吵不过,就跑去问爷爷,说爷爷你看我们的父亲哪一个更好一些?结果他爷爷就说,元方难为兄,季直难为弟。兄弟两个人,做哥哥的他很难做哥哥,做弟弟的也很难做弟弟。因为他们都太优秀了,没法分一个高低。所以“难兄难弟”这个成语是从这里面来的,那么这是做很好的兄弟的表率。所以做得这样的好兄弟的表率以后,他们才可以成为当时的人望,他们才能够影响当地一地的风俗。 《诗》云:“其仪不忒”,忒是偏差,“正是四国”,四方之国因为他的威仪,他的礼仪、容仪,容貌的容啊,没有偏差,所以他能够作为四方国家的表率。这里面又是断章取义,作为父子兄弟,能够被人所取法,那么老百姓才会取法于你,才会仿效于你。 接着再反复其辞,再说一遍,“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