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郑珉中:两宋古琴浅析(2)


    二、传世的北宋古琴
    在传世的古琴中,宋代的遗存略多于唐琴。然欲求有真实可信的腹款、确是出自名手之作者,亦较为罕见。这是因为在近千年的岁月间为天灾人祸所毁,故幸存至今者极少;再者,因历年已久,墨书腹款多已模糊,甚至消失,已变成一张无款的琴。故今传世之制作精美、声音佳妙的宋琴,很可能是出自当时名工匠之手,只是不能确定它是出自谁手而已。就今天的北宋遗存来看,大体上可分为“官琴”、“野斫”两类和北宋早晚两期,今据所见所闻,分别陈述于后。
    (一)北宋早期的“官琴”与仿唐之作
    
    北宋官琴 虞廷清韵
    北宋最早的“官琴”为“虞廷清韵”,于1955年夏在上海琴家吴振平先生斋中所见。琴为伏羲式,桐木斫,黑漆。琴背现鹿角灰胎,发蛇腹断纹,在长断纹间现细小牛毛纹。圆形龙池,长圆凤沼,其项腰上下边际楞角皆为圆楞。从背面看,其形制风格、断纹特点、池沼规模俨然是一张唐代制作,惟觉长短宽厚略有过之。池上刻有行书“虞廷清韵”四字,池下刻行楷一行为“复古殿”三字,再下刻大印一方,篆九叠文“御书之宝”四字,池之左右并刻有南宋周必大的长题。池内刻隶书腹款“开宝戊辰”四字,书体镌刻皆古穆自然,腹款格式位置与中唐官琴“大圣遗音”完全相似。开宝戊辰为宋太祖赵匡胤建国的第九年,琴为改元开宝时所造,故名“虞廷清韵”。可惜这张仅存的、北宋最早的官琴,在流传中重修时不幸为劣工所毁,琴面及两侧的漆胎断纹被完全去尽易以新漆,光亮如新,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复古殿为南宋临安所建殿堂,由此可证此琴曾藏南宋禁中。至于此琴的流传,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刊行的《今虞琴刊。古琴征访录》所载,“虞廷清韵”当时在苏州琴人吴兰荪手中,并写明琴的尺寸为今尺三尺七寸长,广六寸半(122.5厘米x22厘米),声音洪亮松古。其后为收藏家叶恭绰所藏,据所著之《遐庵谈艺录》云,该琴得自吴门,后赠与琴人徐少峰,徐居沪上时犹夜夜弹之,声音达于户外。如是,则吴振平得此琴于徐氏可知矣。今吴振平先生已故,所藏之琴亦已分散,这张最早的北宋“官琴”不知流落何所了。
    此外,北京曾有一张北宋的仿唐琴,据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在20世纪50年代初,琉璃厂琴肆“蕉叶山房”张莲舫售出古琴一张,为伏羲式。琴的制作风格、漆色断纹、铭刻印章无一不与原锡宝臣所藏、杨时百《琴学丛书。藏琴录》中誉为鸿宝的至德丙申款“大圣遗音”琴相同,而腹款所刻则是宋代年款。由于声音欠佳,主人乃请张莲舫为之剖修,修毕声音仍无改变,因不为藏家所重,乃被该研究所原值易得,竟以假古董目之,遂作为礼品赠与来访之某国王后了。传闻如此,故不知其腹款之具体年代,但据所述情况分析,它确是一张仿唐宋琴,故腹中有宋款,并不是什么假古董,犹如宋宣和的“大晟”钟,它完全是按照出土的春秋宋成公钟仿造的。以此类推,或者这张宋仿唐琴“大圣遗音”可能就是“大晟乐”中的一张“官琴”。今天这张琴虽然已经漂洋过海流落到外国,不能再看见了,而锡宝臣旧藏的“大圣遗音”琴还在,且被民族音乐研究所的许健先生错误地当做故宫博物院藏品,刊印于所著之《琴史初编》插图之中,故今日典型犹在,仍可识其大略。
    传世宋琴中,具有唐琴形制特点之作,至为稀少,它们虽然极似唐琴,而形体略宽大于唐斫,徒有蠢笨之象,而无亭匀之美,与唐琴相同之作,往往音韵欠佳,不堪下指,非经高手调音重斫,声音是不能有所改善的。具有唐琴特点的宋代官琴大体如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