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晋如说儒第十四讲:论语·雍也篇(5)


    孔子哲学关键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面强调学习的基本方法。你知道我该去学这个东西,不如我想要去学这个东西,想要去学这个东西,不如我学它就乐在其中。对待性命之学也是一样。性命之道,你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在那里,你想不想学是另一说,当你想学了,已经不错了,但是只有当你感觉到乐在其中的时候,你才能够真正地达到一种高度。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就是孔子的一个基本立场的体现——差等观的体现。因为孔自认为人是有差等的,基因是有分别的,所以人呢分为“上智”,和“中人”,和“下愚”。有很多道理你只能给中人以上的人讲,给中人以下的人讲他们是听不懂的,也不愿意听的。性命之道也是这样。性命之道,你只有给中人以上的人讲,他才能够接受,对于中人以下的人,他们是不会接受这些东西的,也做不到。
    其实在这些观点上,几乎所有的中西方的所有的大哲贤人都有共同的见解。所以西方的学者强调真理必须要秘传,为什么真理必须要秘传?因为真理一旦如果说向大众公开的话,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有很多的真理,你跟他讲,他永远无法理解,他认为你在说的是荒谬的话,所以老子也这样说:“下士闻道则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那种天分最差的人他听到你跟他讲真理他哈哈大笑,如果他不笑,你这就不是真理了。他的笑恰恰就证明了你的是真理。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孔子在这里面其实是在片面地回答了樊迟的问题,他并不是给你详细地完全地解释什么是“仁”什么是“知”,他只是根据樊迟当时所处的位置给他讲,你做哪些行为就是符合“知”的,做哪些事情就是符合“仁”的。
    孔子是一个有神论者,我们现在的口语里面经常说“敬鬼神而远之”,实际上是不信鬼神的意思。孔子不是这个意思,孔子讲“敬鬼神而远之”第一是真心地虔诚地去侍奉鬼神,第二不要去轻慢鬼神,这叫“敬鬼神而远之”。
    所谓“务民之义”就是指用力于教化、教导老百姓的这些“道”。
    那么仁者他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先难而后获”,要身体力行。这就是《中庸》里面讲的要“笃行”,要亲身地去做。
    人应如何找准自己的禀赋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不念乐(lè),我们的余秋雨同学就不知道这个字应该念(yào),他念(lè)。
    智者,喜欢的是水,水的变动不居,它很像隐藏着天地间的智慧;仁者呢,他喜欢的是山,山的凝重,仿佛仁者的一种厚重。智者他的心情是流动的,仁者呢他是主于虚静的。智者常常会感到快乐,仁者呢常常会长寿。其实,这里面前人的解释我总觉得可能有点未尽其极,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仁”其实是把“智”包含在内了,“仁”是心之全德,我们说五行里面“仁、义、礼、智、信”,“义、礼、智、信”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央部分是“仁”,那么中央部分实际上是包容了四方的。“仁”是包容了“义、礼、智、信”的其它的四种美德的,所以这里面“仁”者跟“智者”他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对立关系,实际上它更像是中国古文当中一个修辞叫做“互文”。什么叫“互文”呢?就是仁者智者乐山乐水,仁者智者一动一静都是非常地符合天机的,仁者智者他们都能够长久地快乐和长寿。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可能是更加地准确一些。这实际上也是强调你该如何找准自己的禀赋,那么如何地去发展自己的性情。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周武王伐纣,夺取天下以后把齐地封给了姜太公,把鲁地呢封给了周公。但是周公当时就在朝廷里面辅弼政治,相当于是首相,于是就让周公的儿子伯禽到鲁地去担任这个诸侯。
    过了三年,姜太公就回朝复命了。当时周公一看说你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呀?姜太公说那还不简单?我就选择贤能之人,我给他一定的激励,我来把制度完善,我来崇尚“义”,这样自然而然地老百姓就都愿意拥护我了。周公一听说,你这是霸道,很急功近利的,估计你们齐国能够延续五世吧,后来齐国果然姜氏就被田氏给取代了。
    五年之后,就是从分封开始的五年,不是三年以后又五年。五年之后,伯禽回去,回朝复命。周公见到他就说,哎,你怎么回来复命这么迟啊?伯禽就说我在鲁国我推行教化,我让老百姓都懂得去爱自己的父母,让这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然后再让他们扩展了把这种精神对待其他人,我倡导仁爱。周公感慨这是王道,难怪你做得这么慢。他说看起来我们鲁国将来能够延续十世。
    所以孔子他出生在鲁国,鲁国是当时东方诸侯国当中,就是我们相对于秦国西陇来讲,东方诸侯国、中原诸侯国来说,文化上是最发达的,周的文化几乎都保全在鲁国,所以孔子从小他有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所以他就说,齐如果说往好里变就能变成像鲁国这样,鲁要往好里变就能变成了周道,就是当时周天子他所奉行之道。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是一种酒器,也是一种礼器,祭祀的时候,使用的这样的一种器皿。所以孔子感慨,觚已经不像一个觚了,什么意思呢?当时很多人都不把周礼当回事,都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具文,就是我写在这个纸上的,根本不会去真正地理会它,根本不会去掌握它的精神,追求礼背后的东西,也就是说不追求敬,那么我们还要这些虚文的假礼干什么呢?孔子是做这样的感慨。前人认为,这里面指的是政治,我认为是不对,我认为应该指的是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