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有着漫长的历史.并在许多国家都获得了它自己的学术地位。因此.要求汉学家们证明它的合法性简直就是十恶不赦。而对呈指数增加的大量的关于中国的著作.人们很难再批判地...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界,国学和(域外)汉学几乎同时成为不断占据学术界视野的学术焦点和学术发展流向。然而,这二者都面临着某种定位的危机。汉学和国学的对象领域,表面上是...
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接触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比过去更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比过去任何时代更需要了解世界。中外文化交流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日益开...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组织,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国内学术界第一本国别汉学史的翻译著作,这本书的出版是中德当代学术史上一...
欧洲汉学大会落幕了。什么是汉学?汉学研究什么?汉学研究对东西方交流在产生什么影响?汉学家们对中国都有一些什么观感?抱着这些问题,一位中国留学生近日访问了一些知名的...
对于海外中国学研究,我们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要明确它本质上还是外国学,然后要有比较明确的立场与它进行批评的对话,而不是简单地跟风。 批评的中国学 在谈海外中国学...
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对海外汉学的研究。王元化主编的海外汉学丛书已有十几本之多;刘东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洋洋洒洒已有数十种;任继愈主编的国际汉学...
10月24日《中华读书报》第23版刘凌先生的文章《名不符实的学科命名从汉学称谓谈起》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读后觉得很受启发,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不同想法,现将这些想法写出...
对我们中国学术界来说,对国外Sinology(中国学或汉学)的关注和研究,正在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学术。它意味着我国学术界对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认识愈来愈深化;也...
自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提出文化多元化问题以来,如何推进不同文化间的宽容和理解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互为主观、互为语境,互相参照、互相照亮为核心,重视从他...
许昌敏(以下简称许):您是蜚声国际的汉学大师,在学术和艺术上成就辉煌,对潮人文化研究仍身体力行,其意义何在? 饶宗颐(以下简称饶):潮州人文现象和整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当是...
9月6日至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其60年校庆之际,举办世界著名大学汉学系主任(汉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国际汉学界的盛会,会议的主旨,如其邀请函上说的,是要推动海...
编后: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这是他于3月26日在北京世界汉学大会2007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世界汉学大会2007的主会场设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我们深感荣...
时下关于汉学的研究似乎颇显热闹,在不太景气的人文学术中虽然谈不上一枝独秀,然而追捧者确实有日渐增多的势头。只要看看坊间出版的各种海外汉学研究著述,瞧瞧不断创刊的多...
题旨 让我们以A代表中国人文科学 (一个整体学术世界),以B代表西方汉学 (一门通识教育学科),在本文中略析二者之间的制度性区别,用以蠡清: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特定历史局...
自从马可波罗(Marco Polo)这个超级跨国流浪汉逆着蒙古铁骑的洪流东来、戏剧性地在蒙元时代的官府里谋得一官半职,自从他口述的东方奥德赛以游记形式传布开来,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开...
中国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醒觉和关注,正使一种开放的、面向未来的、注重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对话式的汉学研究成为可能。 在世界文化地理版图上,汉学(Sinology)可以说是一个颇为古...
世界汉学大会2007业已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三个圆桌会议中压轴戏,该以汉学的自我定位为主题的讨论最为激烈,而且就此议题来说,涉及的方面也非常广,专家们对于论题的理解...
瑞典汉学家、北欧孔子学院院长谈西方国家的汉学传播 在昨日下午的世界汉学大会现场,瑞典汉学家、北欧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参加了汉学机构与汉学研究的演讲。作为在场七位国际汉...
一、体系、方法和对象 社会科学的中国研究是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经济学以及邻近学科和一些延伸的知识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的。这种研究可以在汉学的框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