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凡命妇所穿的服装,都有严格的规定,大体分礼服...
朝服展示图 本图为戴夏朝冠、穿夏朝服的皇帝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
戴乌纱折上巾、穿盘领、窄袖、绣龙袍的皇帝(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盘...
长48cm宽28cm 1983年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土蕃墓出土。织有"吉"、"昌"等汉字,图案结构有波斯风味,内容为日天及狩猎纹。...
穿比甲的仕女(《燕寝怡情》图册)。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据说产生于元代,初为皇帝所服,后才普及于民间,转而成为一般妇女的服饰。《...
汉代铠甲——汉代兵士铠甲展示图。这种铠甲,仅在胸背部分缀以甲片。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连,另在腋下也有带子相连。采用的甲片均呈长方型,前后各三排,最高一排用六片,...
明朝建立以后,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礼服。皇帝服饰有冕服、通天冠、皮弁服(弁为男子戴的一种帽子)、武弁服、常服...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实物中,服装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样式,但质料和纹样有汉族特点,还织着富有吉祥如意的汉字,是东汉时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产物。马王堆汉...
...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参考文字记载及山东济南汉墓出土陶俑、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复原绘制)。本图根据文献记载及图案资料复原绘制,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
...
1968年夏,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上,发现了两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汉代墓葬。两墓系并穴合葬墓,在石质山体中开凿而出,墓主为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的庶兄刘胜和其妻子。 刘胜墓全长...
明《中东宫官服》...
西汉时期 衣长140cm 袖通长245cm 袖宽36cm 袖口宽25cm 腰宽52cm 下摆宽58cm 领缘宽21cm 袖缘宽35cm 摆缘宽29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
高18cm 山东邹县九龙山明鲁王朱檀墓出土。...
概论: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此图为戴卷梁冠、穿袍服的贵族男子(顾恺之《列女图》局部)...
幅宽5.7cm,厚0.42cm 径向长13.1cm,纬向5.6cm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魏晋时期冠帽也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是...
花纹单位:长13.5cm,宽3.5cm 湖南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