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吃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清末民初对草莽英雄来说却是出人头地的好机会。民国史上有两位姓张的草莽英雄,一是张作霖,一是张宗昌,而前者的资历与成就比后者要强出许多。 从体格上看,张作霖身材瘦小,文质彬彬;从相貌上,张作霖北人南相,活脱脱一个书生而绝无草莽之气,但他却成就了民国史上的一段传奇。作为北洋时期的最后一个国家元首,张作霖是出身最低但又最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其一生事业的发达,则与辛亥年中的非常之变有着莫大的关系。 化盗为良,招安是王道 晚清以降,关外藩篱渐开,不少直隶、山东、热河的农民纷纷加入“闯关东”的行列,张作霖的先祖便是其中之一。张作霖于1875年出生于奉天海城县,已是闯关东后的第四代,但因其父张有财一贯游手好闲,后欠人家赌债而被仇家债主所逼死,尚未成年的张作霖便提前走上了社会。 童年的张作霖因家里穷读不起书,但他本人十分好学。当时有位名叫杨景镇的私塾先生,好几次看到一个小孩在窗外偷偷听课,于是让他随班就读并且免费提供给他书籍和纸笔。这个小孩就是张作霖,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读了一点书。年轻时候的张作霖看起来不像土匪出身,主要是源于这段经历。张作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后来发达后,特地派人将杨先生请到家中开了私塾,并让他的子女都跟着杨先生读书。 甲午战争爆发后,张作霖投入清军并当上了骑兵营的小头目,后因所在队伍被打散而返回家乡。庚子年中,东北因沙俄入侵而陷入兵荒马乱,张作霖趁机拉起一支队伍,由此崭露头角。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张作霖见风使舵,谁强大就投靠谁,他开始为俄军服务,俄军战败后又与日军合作,左右逢源中,自己的队伍也不断扩大。 后来,盛京将军增祺在东北推行“化盗为良”的政策,张作霖抓住这个“招安”的机会,转而成为朝廷承认的巡防营统领。等到清末时,张作霖已经由一个拉杆子起事的草莽英雄变成了手下拥有五个营的统带,成为东北地区一个不容小觑的军事首领。 张作霖的升迁是有业绩支撑的。1908年,在剿匪中表现突出的张作霖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调到辽宁西北部去清剿白音大赉、陶克陶胡等蒙古叛匪。白音大赉这些人精于骑射,出没无常,扰害边疆数年之久,张作霖受任后,身先士卒,经一年多的苦战,终于将白音大赉击毙,并追击陶克陶胡八百里,解除了危害东北边疆多年的蒙患。 非常时刻的非常之举 张作霖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甘心在边疆呆一辈子。武昌起义后,东三省也陷入了“保皇还是革命”的对立中,当时的新军将领希望宣布独立,而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却主张暂时观望,反对革命。远在辽西北的张作霖也密切关注着形势的发展,当他的手下密报赵尔巽急调巡防营吴俊升部回省时,他当机立断,立即率所辖7个营的全部人马从驻地出发,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奔奉天省城,大有先入关者为王的气概。 到省城后,张作霖马上求见赵尔巽,他假装诚惶诚恐地说:“因局势紧张,惟恐总督陷于危境,下官迫不及待,率兵前来勤王。如总督认为未奉命令,擅自行动,下官甘愿接受惩处。”赵尔巽这时正被新军包围,见张作霖率人马及时赶到,谢天谢地还来不及,哪里还会给予处罚?赵尔巽立即任命张作霖兼任中路巡防营统领,以加强其军力。 在张作霖等人的支持下,赵尔巽随后精心布置,邀请省内新军将领前来议事。会议召开前,张作霖在会场内外布置人马,持枪待命,准备在局势失控的情况下使用武力镇压。据冯玉祥在回忆中所述,当时的场面形同闹剧:各将领到会场后,张作霖陪着赵尔巽最后来到,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羊肚毛巾包,一进屋便“啪”的一声甩到桌上,恶声恶气地说:“妈拉巴子,这是炸弹!咱们今天谁要是说妨碍皇上的话,咱就戳响它,谁也别想逃出这屋子!” 张作霖说完,便握着那个羊肚毛巾包坐在中间,赵尔巽则笑嘻嘻地招呼大家坐下,宣布开会。赵为官多年,老奸巨猾,他先说了一通“大家都是拿朝廷的俸禄、吃皇上的饭,要鞠躬尽瘁,死而后报”的大道理,随后又假装循循善诱,说“各位年轻,遇事喜欢莽撞,千万要见机行事来”,以此来蒙骗各位新军将领。 赵尔巽苦口婆心的劝说并没有赢得新军将领们的支持,只是众人对那个羊肚毛巾包里的东西没有把握,因而都不肯表态,会场一片安静。赵尔巽见气氛冷淡,于是给张作霖使眼色,让他继续表演。 张作霖于是又跳了出来,他恶狠狠地掏出手枪往桌子上一拍,大声喝道:“我张某身为军人,一切以大帅之命为从。倘有不平,我张某虽好交朋友,但我这支手枪却是认不得人的!”这时,预先布置好的巡防营士兵也纷纷持枪进入会场,新军将领在无奈之下,只得同意赵尔巽的意见,东三省不参与独立。 学习袁世凯,渐成枭雄 张作霖在辛亥鼎革之际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赵尔巽的极大信任,由此地位急剧上升。这时,资深革命党人、同盟会员张榕回到东北成立革命组织并四处活动,此举令赵尔巽感到如芒在背,他在与张作霖密谋后,即令后者亲自指挥捕杀行动。在这次镇压活动中,张榕与数十名革命党人被血腥屠杀,而赵尔巽却为之请功:“该统领不动声色,连毙三凶(指张榕及其助手宝琨和田又横),实足以快人心,而彰显戮。” 在赵尔巽的保举下,即将覆亡的清廷任命其为关外练兵大臣,并赏戴花翎,以总兵记名,其所部则被改为第二十四镇,张作霖被授为统制(即师长)兼奉天巡防营总办。民国后,张作霖所部被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七师,张作霖以陆军中将衔任师长,时年38岁。 张作霖成功的秘诀在于“跟着强者走”。在袁世凯掌控大局后,他立刻调换效忠对象而对袁大表忠心。袁世凯对张作霖也颇为赏识,特别在与日本人的交涉中,更是对张作霖倚重有加,譬如与日本密商“二十一条”时,袁世凯却在暗地里指使张作霖进行破坏,而后者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袁世凯是正路子的枭雄,张作霖是野路子的枭雄,两者都精于计算、善于权谋。民国年后,袁世凯派张作霖的老长官张锡銮任东三省西边宣抚使,后又取代赵尔巽出任奉天都督。对此,张作霖极其不满,但他表面上逢迎,暗地则多加排挤,最终使张锡銮主动去职。1916年,在袁世凯陷入“称帝”危机后,张作霖更是公然驱逐段芝贵,并登上了奉天督军的宝座。此后,张作霖一发而不可收拾,并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金满楼,本文撰写时参考了徐彻《张作霖画传》、王鸿宾《张作霖与奉系军阀》、董尧《北洋枭雄张作霖》等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