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首创平民教育,不分贵贱收徒讲学,继承并发展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可谓深远。而他在日常的言语中,也体现了他对于学习的看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孔子一生重在教,而孔子的教重在学,重在教人学为人之道,这个为人之道,包括仁、义、德等等。这都需要学习。孔子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不觉得很高兴吗?为什么?因为学能时习,就会入之越深,就会所获良多。学习学习,就是学了之后还要常常复习。习这个字,本义就是鸟拍翅膀频频练飞,为学一事,也当是日复日年复年地学习,老而无倦。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在孔子看来,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学习如果可以时时复习旧知识,这是学而时习之。在此基础上还能有所新得,从旧知识中开悟新道理,那么可以说所学在自己身上。能这样学就能教,并且所学也不会穷尽,所以说可以为人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习除了要时时复习,还需要什么?还需要思考。所以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不行,只是空想却不读书也不行。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学习与思考交修并进,这样才能真正的有所学、有所得,也可以使自己温故知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者可以说是治学要义,缺一不可,废其一、非学也。 4.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学习文献呢?有这几个前提: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在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这其实是说明了为学当重德行。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了。不求饱足舒适的人,是因为志在学,无暇顾及这些,所以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是不改其乐。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思齐是希望自己也想同贤者一般,内省是害怕自己也有此不贤,可见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相处,无论其人贤或者不贤,都是对自己有益的只要去思齐去自省,而不是见贤而忌惮、见不贤而讥讽。正如孔子曾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选择优点来学习,看出缺点而改正。上文所言就有道而正,也是一样的道理。 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这句话列出了孔子认为的四等知:生来就知道为上等,学习然后知道是次等,遇到困难再去学的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的那就是最下等了。无论是道还是艺,对于世人来说,有先有后有难有易,不能因为遇到了困难就不去学了,而应该勤奋为学、不要等到遇上困难了再去学,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不能生而知之,但都可以学而知之。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上文中说孔子认为生而知之是上等,当时就有人认为孔子就是生而知之的。但孔子自己却不这样认为,所以在这里就直截了当地说明:他是爱好古代文化而勤奋敏捷地去求得来的。也就是说他应当是学而知之。孔子之学,特别注重人文,注意从古代历史、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识,比如他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从另一方面说,孔子传授知识的范围主要是在人道方面,包括做人和从政的道理,而这些又都是通过学习古代的典籍去完成的,是他好古所得的。推己及人,为学者应当勤奋为学,学而知之。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孔子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为学: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正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学问是无穷尽的,汲汲终日,还担心赶不上,因此要珍惜时间,不要蹉跎终日;赶上了又担心丢了,因此要时习之、温故之。从中可见孔子认为为学应积极、对知识的渴求应强烈。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早晨得知真理,当晚死去都是可以的。人生大道亘古而来,贯穿古今,千秋万代不曾变,可以说今天你如果得道,那你所得之道是千万世之道。人固有一死,若能求得道,那是苟得闻之,则生死无憾了。这是感慨,也是警策,警策世人应当汲汲以求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