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1883~1967),浙江绍兴人,儒学大师、书法篆刻家;与梁漱溟、熊十力被尊称为现代儒家“三圣”;曾留学美国、德国、日本;一生致力于读书、教学,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他创办复性书院,实行的是孔子设坛与弟子漫谈式的教学法。主要著作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等。 马一浮是位并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大师级学者。他的为学“主敬”,“敬则此心常存,义理昭著,不敬则此心防失,私欲萌生”。因为“敬”,马一浮甘愿一生伴守青灯黄卷,不问名利。 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当时的教育部连蔡元培本人一共三人。他想起了刚刚留学回国的马一浮,遂写信邀其担任教育部秘书长。马到职不到三周,就选择了挂冠而去:“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让我回西湖”。 据说马一浮毅然去职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认同蔡元培“废止读经”的主张。后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再度出面邀请马一浮,又遭拒绝,理由是“古闻来学,未闻往教”。他觉得,与其受聘到北大去讲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不如安安静静独自做点学问,“穷理尽性”。 这样的事情,在马一浮的生命中曾屡次上演。可能是他的学问做得太大了,陈百年担任北大校长时、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时,都萌生邀请马一浮前往讲学的念头,但均未成功。原因只有一个,马一浮无法认同当时的学问取向。即便他曾因生计困窘到了浙大,最终还是在短暂讲学后选择了离开。 婉言谢绝,这还算客气的。1924年军阀混战期间,孙传芳盘踞浙江,听闻马一浮大名,特备厚礼,登门拜望。马一浮正在屋内与友人闲谈,忽听看门的老仆来传“东南五省联军统帅到了”,眉头一皱,回话:“不见!”在座的友人见状,连忙劝告:“这样恐怕不好吧。”这下倒好,马一浮索性喊回老仆,让他答复:“你告诉孙大人,人在的,就是不见!” 马一浮的理想,是寻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办一所自由讲学之所。这个想法,最终得到了国民政府的资金支持。1939年9月15日,定址于四川乐山乌尤山乌尤寺的复性书院招生开讲,马一浮特别明确,“学术、人心所以纷歧,皆由溺于所习而失之,复其性则同然矣”。他提出,学院不授予学生任何资格,“几曾见程朱陆王之门有发给文凭之事”!就这样,还是引来了800余人报名。 复性书院的学规,就是马一浮平生最为看重的“四要”:“主敬为涵养之要,穷理为致知之要,博文为立事之要,笃行为进德之要。”听说他每次开讲前,都要事先穿好袍褂礼服,端坐讲台,等待学生的到来。有人曾问他师法何人,他微微一笑:“直接孔孟。” 马一浮在复性书院一共讲了一年零八个月,总说六经,归于一性。中途遭遇好友熊十力因学术观点不一而离去之事,但他矢志无悔,独立支撑。可惜,好景不长。教育部原先答应,对书院不存在领导关系,但很快就要求书院呈报讲学人员履历和教材以备审核。马一浮将之视为一种侮辱,决意辞去讲席,专心刻书,并声明愿意卖字易粥,不再受书院一粟一币。 离开复性书院后,马一浮回到杭州,潜心著作。1957年,苏联元首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被特意安排与马一浮见面。在马家楼下,伏问:“您在研究什么?”马回答:“读书。”伏又问:“现在做什么?”马又答:“读书。” 读书,讲学,著作,似乎就是马一浮的一生。只不过,他对自己的著作从来都不以为然,往往不留底稿,任其自生自灭:“我学力肤浅,怎能轻易谈到著作,贻讥四方,且误后人。” 这位被梁漱溟赞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大师,于1967年因胃出血飘然远逝,留下绝笔诗一首,内有“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嵫”一句。后来,有人写下这样感慨的文字:“一个儒者以这种方式,宣告了他和他捍卫的儒学如落日一般的结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