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饿不死的杂种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大学人文版2009年第 佚名 参加讨论

    《饿死诗人》这首诗的意义可理解为呈现“艺术审美”和“市场消费”之间的予盾。“饿死诗人”,这是中国转向市场化道路时,诗人们对现实压力的一种极端化表达。
    诗人伊沙曾写过一首《饿死诗人》:
    那样轻松的 你们/开始复述农业/耕作的事宜以及/春来秋去/挥汗如雨 收获麦子/你们以为麦粒就是你们/为女人迸溅的泪滴吗/麦芒就像你们贴在腮帮上的/猪鬃般柔软吗/你们拥挤在流浪之路的那一年/北方的麦子自个儿长大了/它们挥舞着一弯弯/阳光之镰/割断麦秆自己的脖子/割断与土地最后的联系/成全了你们/诗人们已经吃饱了/一望无边的麦田/在他们腹中香气弥漫筑城市最伟大的懒汉/做了诗歌中光荣的农夫/麦子 以阳光和雨水的名义/我呼吁:饿死他们/狗日的诗人/首先饿死我/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
    这首诗在当时名噪一时。虽然“饿死诗人”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牢骚,但这首诗还是无意中表明了诗人的话语与中国社会市场化之间的矛盾。
    在这首诗里面,“土地”和“诗人”的关系被讲述为一种对立的关系,也许这只是一种反讽,但是这种反讽背后却隐含着诗人的一种特殊沮丧。“诗人们已经吃饱了/一望无边的麦田/在他们腹中香气弥漫/城市最伟大的懒汉/做了诗歌中光荣的农夫”,在这里,诗人被描述为一个无所事事的形象。在这个形象的背后,却隐含着一种强烈的冲动:“饿死他们,狗日的诗人”。有意思的是,这个冲动被作者讲述为对“自我”的一种“毁灭”:“首先饿死我”——这个激动的口号里面也就蕴含了复杂而矛盾的意义:“我”是一个杂种,所以要被消除;“我”又是一个主体,“我”对“我”的死亡宣判本身是为了实现另一种“我”的意义。
    于是,诗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景观:“我”用诗的名义来宣告诗人死亡。如果诗人应该饿死,那么,诗的宣告将变得毫无意义;与此同时,倘若诗的宣告存在意义,那么诗人就不应该被饿死。
    这样,《饿死诗人》这首诗,就成为一则诗和诗人关系的寓言:诗人将被饿死,而诗还要存活!也就是说,诗将脱离诗人而成为“诗”。
    也许在伊沙写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寓言”将成为对多年以后诗歌现实的“预言”。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诗和诗人真的已经脱离了!在著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声明:
    注册用户和长期浏览的固定用户均以有消费能力的青年人为主,具有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的特征。
    伊莎的“饿死”,显然表达了对诗人消费能力的失望和沮丧;而“榕树下”则突出了“高收入”群体的参与。这至少表明了文学的社会地位和运行方式的一种根本变化:在伊沙的时代,诗人饿死了,而在网络时代,诗人按照人的“消费能力”被重新划分了阶层。引申一步来说,今天的诗人已经不再被按照审美和艺术的原则来认定,而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进行自娱自乐的人。
    因此,《饿死诗人》这首诗的意义可理解为呈现“艺术审美”和“市场消费”之间的矛盾。“饿死诗人”,这是中国转向市场化道路时,诗人们对现实压力的一种极端化表达。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文学的地位确实变得岌岌可危。这种纯审美的艺术的崩溃,在《饿死诗人》这首诗歌里面,被表述为一种具有反讽意味的“失落心态”,和踏踏实实的“大地”相比,诗和诗人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啊!诗人的价值一时之间落空了:“我”不过是“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
    所谓“杂种”,就是“什么都是,同时又什么都不是”,或者“名义上是而实际上不是”。在这里,伊沙表达出一种“审美的尴尬”,同时,文学的启蒙形象在这个时候变成了不伦不类的“杂种”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