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红楼梦》中的玉器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艺术品鉴》杂志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们中国人对玉都不陌生,大多数人家里都有几样玉器。许多玉器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如今,好玉石原料越来越少,其市场价格也越来越高,玉器已由先前的装饰和特殊商品向价值财富转移。但是,到底什么是玉呢?先看看各类权威辞书的解释吧:
    《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词源》:“美石”。
    《辞海》:“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汉语大字典》:“一种细密、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多呈乳白色,一般用作高级工艺品或装饰品”。
    《古代汉语词典》:“一种质细、坚硬、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看来,玉就是一种洁白、半透明、带光泽的石头。其实,玉有软玉、硬玉之分。软玉是中国传统的玉料,因以新疆和田地区出产最佳,人们常把软玉称为“和田玉”。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按颜色分为以下几类:白玉、黄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而硬玉一般指产于缅甸的翡翠。广义上的玉还应该包括汉白玉、京白玉、南阳玉、蓝田玉以及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极具价值的宝物。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玉石所蕴含的相关社会文化意义,并逐渐形成了玉文化。
    玉最初曾被人们混同石器,作为生产工具被大规模使用过,但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青铜器和铁器取代了石器,人们逐渐放弃了玉作为生产工具的用途,转而为它的温润美丽所吸引,认为玉器具有通神的功能,于是玉器作为礼制之符而为王室服务。从此,玉象征着权力、地位、财富。
    《礼记•聘义》载孔子对子贡曰:“夫昔者,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 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中国古代玉器作为一种物质文化,被应用于制作器皿、礼器、装饰品、艺术品等。作为一种制度文化,被广泛应用于祭祀、礼仪、丧葬等,如《周礼》载先民“以苍璧祭天,以黄琮礼地。”《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说的都是用自然玉石做成的器物以及玉器的社会功能。
    据儒家经典《周礼》记载,先秦的礼仪用玉主要有“六瑞”和 “六器”。
    “六瑞”指: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 “六器”指:璧、琮、圭、璋、琥、璜。王公贵族以及各级官员都需根据职责、等级的不同持不同纹饰、大小的玉器参加各类活动。
    在民间,玉代表着美好的意义,人们很早就视玉为吉祥之物,人们以玉祈求吉祥。如以玉比拟男人,有“玉树临风”, “门外雪花飞,玉郎犹未归。”以玉比拟女人则有“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南之虙妃。”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以玉寄情,赠玉为誓,是男女之间互为沟通定情的方式。现在,人们佩玉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受这种观念和心态的影响,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喜欢用玉的意蕴来命名。如甘肃玉门,河北玉田,广西玉林,云南玉溪,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等。以玉命名的植物也很多,如玉兰、玉竹、玉米、玉铃花等等。另外人们还喜欢用和玉有关的字起名字,《红楼梦》中,和贾宝玉同辈的兄弟取名都从“玉”字旁,如琏、珍、珠、环、瑞等。历代人们的名字用“玉”旁的也很多,如三国时代的周瑜、刘璋、刘琮、诸葛瑾、蔡琰、陈琳等;此外,像清代著名音韵学家段玉裁、现代文化名人南怀瑾等等。当代人的名字用玉的就更多了,现在,带玉的字仍是人们给孩子起名的常选之字。
    我们中华民族使用和把玩玉器至今至少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从旧石器时代现代社会,人们都喜欢佩戴玉器。从碾磨玉器到精美玉雕,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器文化也更加丰富了。
    最初,先民们就地取材,往往在本部落附近采集玉料,有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玛瑙、玉髓、石英、水晶、松石、绿帘石等,用以制作工具和装饰品,构筑了原始的远古玉文化。
    随后,和田玉进入中原,推动了玉文化的继续发展。经过两千余年的逐步渗透,自西向东传播到夏、商境。到了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学派赋玉以“德”,玉成为仁厚德行、伦理观的载体。儒学德行观冲淡了玉的神秘色彩,注入了合乎正人君子的品质情操和生活规范,与现实中人的思想和实践的关系密切起来,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使得玉器更加民间化、世俗化。
    再后,西方的宝石进入中国,促使近古玉文化增添了绚丽色彩。中国古老的玉文化开始接纳外来的宝石文化。
    到了清代,玉雕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峰。出现了“俏色做法”、“半浮雕”、“透雕”等各种琢法。另外,云南的翡翠(云南玉)各族人民所接受,并形成一整套富有特色的翡翠审美、鉴定、评级标准,雍正时期云南地方督抚首先将翡翠贡入内廷。乾隆朝,玉商将翡翠运至京师,平民百姓亦可见到西南边陲的翡翠。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而且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物质与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古代文学名着《红楼梦》,就与玉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如书中的宝玉和黛玉,均有玉的特质:追求天然,不随俗流,冰清玉洁。特别是全书的起承转合,多用玉作导引,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红楼梦》里的所有工艺品宝物中,有一件东西是书中叙述的最多,和全书故事演变关系最密切,与主人公生死攸关,同家族命运前途联系最紧密的宝贝,那便是贾宝玉身上的那块“宝玉”。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玉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石头记》可以说是玉石记。事实上贾宝玉项上的那块玉,的确是一块美玉。从自然界的眼光,从矿物学的角度去看,任何玉,本来就是矿石,是石头,无所谓什么灵性、灵气、精神。而从社会学来讲,有了人的某种爱好、情绪,玉便寄托了人的精神和想象。正因为曹雪芹十分精通这一点,因此才有可能以玉来模拟生活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不同精神,赋予不同玉器各自不同的寓意和寄托。这在《红楼梦》中俯首皆是,到处都是精美绝伦的玉玩珍宝,随时可以见到对玉的崇敬和颂扬。如第一回中就有“玉在匵中求善价,钗在奁内待时飞。”第四回的“护官符”中有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为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第十八回中写道“原来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杖一根,伽楠念珠一串……”。第二十一回“宝玉见他娇嗔满面,情不可禁,便向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
    第二十八回又有宝玉“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玦扇墜解下来,递给琪官,”“袭人道:老太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一个玛瑙枕。”第三十一回又写道“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先时候儿什么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火气儿。……才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众人看时,果然是上次送来的那绛纹戒指,一包四个。”
    第三十七回中有“袭人问道:那个缠丝白玛瑙碟子那里去了。” 第四十回写探春处“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馨,傍边挂着小槌。”第四十一回写妙玉待客“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第四十四回写道“平儿倒在掌上看时……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一面碧月早已捧过一个大荷叶式的翡翠盘子来。”第五十二回有“只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满头带着都是玛瑙、珊瑚、猫儿眼、祖母绿。”
    第六十三回写花花公子贾琏调情“一面暗将自己带的一个双玉九龙佩解了下来,拴在手绢上,趁丫环回头时,仍撂了过去。”等等等等。
    荣宁二府有大量珍奇玉器,仅从材料看,就有白玉、绿玉、玛瑙、白玛瑙、翡翠、猫儿眼、祖母绿、水晶、珊瑚、冻石、大理石、汉白玉、犀角、琥珀等。从器皿的型制看,有杯、盘、碗、盒、如意、版子、、缸、墜子、簪子、佛像、戒指、玦等等。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高档收藏艺术品。
    自古以来,玉十分高贵,又有地位,也就特别昂贵,属巨大财富,或巨大财富的象征。最典型的故事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壁,非常想要,竟然答应以十五个城池去换,最能说明玉所具有的财富价值。
    现代社会,玉器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作为一种古老文化的代表外,玉器还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和意义。首先,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为我们考察古代艺术和古代社会的政治、伦理思想、道德宗教观念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其次,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再次,玉器是馈赠佳品。玉器本身所固有的美丽、温润、坚贞、不朽、纯洁的特质,被现代人当做爱情、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现代礼仪中一种高品位的馈赠佳品。今天,对于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们来说,玉器的使用使他们在精神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玉器已超越了其作为山岳精英的自然属性,成为中国人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代表。所以,美玉将永远成为人们的至爱和珍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