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是什么的观点,据我所知,西方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苏格拉底所说的“知即德”;另一个则是弗兰西斯·培根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弗兰西斯·培根的这一观点使人们认识到知识的力量,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征服自然的胜利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然而,当把知识完全当作一种力量而不是使人们走向自身完满和社会美好的途径时,我们忘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于是我们体验到了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无情的惩罚——各种污染接踵而至,自然物种不断减少,全球变暖等等。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反思怎样去应用我们已有的和通过努力正在不断获得的知识。于我而言,我更倾向于同意苏格拉底对于知识的观点——知即德。知即知识,或者说智慧,德即美德,或者说个人修养,更进一步说,是一种个人境界。我们通过不断学习知识,获得智慧,提升我们的个人境界,在这个基础上来履行我们的各种责任。有大知识、大智慧者,必是人生境界很高之人,可以说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人生境界,其它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达到某种境界的手段。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某种意义上可以等同于平时我们所说的国学。中国目前的学科分类法来自于西方,更确切地说是欧洲,19世纪末由“开眼看世界”之有识之士引入中国,所以完全是西方式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中国大学里的学科、专业分类情况。如今我们看到的中国哲学、中国史学、中国文学等分类,几乎都是在这个西方学科分类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整体分解甚至是硬套进去的,所以,在我看来,国学包括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史、哲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这是对国学的一种分类方法,而另一种方法,我认为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即国学是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主体,辅以阴阳家、法家、墨家等学派思想,融合而成的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各家各派所追寻的知识,表现的智慧,都是在追求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自我与社会的实现与超越。下面以国学的主体即儒、释、道三家思想分论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核心的部分,从三家思想的作用上来说,有学者认为“以儒致身,以释安心,以道养身”,即把儒家思想看成一种经世之用之学。的确,我们读《论语》时会发现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论多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实际上,从更为核心的层次来说,一个深谙为人处世之道的人也是人生境界很高之人。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知是一种劣根性还是一种基因的遗传,人,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大多希望初次见面之人“知”他,如果能崇拜他则更好,而事实有时并不是如此,于是他们会“愠”,所以孔子就告诉我们,不要这样。世界上人那么多,即使是蜚声海内外之人也不一定是人人识得,别人不认识你也没有什么关系,不需要生气,这难道不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而实际上,真正有大智慧之人是绝对不会因“人不知”而“愠”的。《论语》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懒惰,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人对人性认识的深度。即使我们从智力、知识上都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是当我们想去改正这一缺点时,我们的惰性也往往让我们回避了它,即使没有回避,也会“虽得之,必失之”。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必须修“仁”,使“智”与“仁”相符,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能够说出这样一句话,也足以表明儒家智者的人生境界是何其高了。 佛家有人生三境界说:第一境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细细品味这三个阶段,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人在不断地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使自己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佛家诸佛中,境界最高者莫过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了,作为一个王子,他甘愿放弃优越的生活而在苦行中寻找真知,最终成佛。他体悟到众生平等,一切物质利益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个人精神是永存的。在成佛的过程中,他始终在追求一种知识,不但度己,而且还能度人,使众生脱离苦海,完成个人与社会的完美结合。当今真正的佛教徒仍然每天都要做他们的佛祖以前做的一项功课——打坐,通过打坐,反省自己的言行,思考人生与宇宙,并由此获得新的体悟,新的知识,新的智慧。另外,作为中国化的佛教的产物,禅宗里有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六祖慧能得了弘忍衣钵,隐居在广东曹溪,待缘而化。十余年后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幡动,两个僧人便争论起来,一个说是幡在动,一个说是风在动。慧能听了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通常人们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是认为这是慧能的唯心主义思想在作怪,即使是中学的政治教科书中也是这样说的。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因为考虑到当时的情境,印宗法师正在讲学,传授知识,但两徒儿不专心,为风动幡动之事争论起来,慧能之言,是想告诉他们做事要专心,“心动”指的是他们因外物而动心,与唯物唯心之争毫无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慧能禅师的境界之高,这个时候的他已不被外物所役,或许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心灵的自由。 与前面两家相比,道家思想是最为注重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的,从老子到庄子,尤其是庄子,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醉于逍遥之乐,我也一直认为中国历史上诸思想家中当以庄子的思想境界为最高。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是道家学说最为核心的一个概念,但是老子认为它是不可得的,我们能得到的只有具备“道”之内涵的“德”。圣人,即老子所说的循“道”而为之人,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者,而只是世界中的一部分,他尊重自然的权利,遵循自然的规律,对自然充满一种敬畏之情,认为对于人世间的事也应如此。至于庄子,则是一位千年难得一见的智者,他几乎看透了一切,所以他能逍遥于心灵世界。《庄子》中《逍遥游》篇可以作为他思想的总纲,以后的篇章都围绕它展开,最终的目的也是逍遥,即所谓的自由。“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这不是身体的自由,而是心灵的自由,不为外物所累,可以尽情驰骋于自己的心灵世界。没有任何人或物能禁锢我们的心灵,只有我们自己的成见才能蒙蔽它,让它止于某处。然而庄子是最接近这一自由的人,因为他所拥有的知识让他认识到心灵自由的可能,并不断尝试去接近它。 虽然对于什么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一点不同的人可能会持不同的观点,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追求它。康德在其伦理学名著《实践理性批判》中认为人生的最高道德境界是至善,但至善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是在神存在的条件下。他又说至善虽然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我们不妨存有这个理想。用康德自己的话来说,是不妨设想有一个“目的国”,在这个理想之国里,至善的理想能够实现,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去追求它,去不断接近它。对于人生的境界,我亦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人生境界是无止境的,追求它的过程也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通过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不只是追求个人自身的完满,同时也是对整个世界之关怀能力的增加。所以,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知识时,他会给我们新的启迪,或许还能让你看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