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字在《诗经》中共出现了38次,但多见于《雅》《颂》中。 “克”与“掊”字组成“掊克”,出现1次,为动词,指聚敛、搜刮。《大雅·荡》:“曾是彊御,曾是掊克。” “克”单独成词的计有37次。“克”在《诗经》中最常见的意义是能、能够。这一意义的“克”计有32次。如《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大雅·生民》:“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克”的这一意义是上古汉语文献中较为常见的意义,出现频率很高。在其他经典文献中也是如此,如《尚书·尧典》:“允恭克让。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左传·成公十三年》:“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左传·昭公十二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礼记·表记》:“民鲜克举之。”《礼记·大学》:“克明德。”后来文献也有承继这一用法的,但较为少见,如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清侯方域《重修书院碑记》:“至万历间,始克有郑公再举行之。”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所余尚二百余叶,未知如何始克告竣?”今天我们常见的几个语词实际上正使用“克”的这一意义,如“克承”、“克尽”、“克勤克俭”、“不克分身”等。 《诗经》中“克”的其他意义是: 其一,胜、战胜,共3次。《小雅·正月》:“天之扤我,如不我克。”《大雅·桑柔》:“为民不利,如云不克。”《鲁颂·泮水》:“既克淮夷,孔淑不逆。” 其二,克制。《小雅·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其三,同“刻”,铭记。《大雅·常武》:“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诗经》中以“克”构成的语词有一些被后人沿用,如“克明”(《大雅·皇矣》),明察是非;“克长”(《大雅·皇矣》),能为师长;“克君”(《大雅·皇矣》),能为人君;“克类”(《大雅·皇矣》),能分辨是非善恶;“克昌”(《周颂·雍》),能使繁荣昌盛。“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指人们大多能善始但很少能善终。“温克”(《小雅·小宛》),指人醉酒而能自持,后也表示人持有温和恭敬的态度。受《诗经》文化语言的影响,后来也有人以《诗经》中这些带“克“的语词为名,以示心志,如名叫“克明”、“克定”、“克昌”、“克敏”、“克顺”、“克孝”等等。 (党怀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