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启蒙国学 >

中国文字的“味”儿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语文报大学版2009年第12期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的文字具有特别的魅力,举个例子,扁担倒在地上,就是个“一”字;人躺下叉开双腿就是个“人”字。不用上学堂,不用进私塾,不识其他字,这些字总是认得的。
    象形文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从产生之时起,每个词都被规定了意义。太阳叫“Sonne”,月亮叫“Mond”,从字形上绝找不出丝毫表意的痕迹。而象形文字最初只是单字的由形及义,发展到今天,不得不对字、词进行定义。由此便产生了复杂的问题。
    举个例子: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众是多少呢?不知道,很多人就是了,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又比如:“众口一声”、“众志成城”,说话时带上个“众”字,可就占了理了。其实有时也不过就三个人。
    其实对字词进行严格的定义,就可减去不少麻烦。可中国文字的妙处就在于它是象形文字,可望文生义。
    文字的含义比较含混,因此需要加以定义。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定义,也不能每次使用时都加上一段长长的说明。于是,便在词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词,用意在于明确定义,殊不知却使问题更复杂。修饰词本身还有一个定义的问题。那就再加修饰,而定义却仍未清楚。
    中国文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近几百年来,海外文化大举入侵中国,弄得中国文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表达。最初用音译,缓过一口气之后,开始用意译。九十年以前人们还用“德先生”、“赛先生”来代替“Democracy”和“Sci-ence”,后来便用“民主”和“科学”。“科学”按字面意义,乃“分科之学”。有朋友提起,在中国从没有真正的科学精神。其实这个“Science”在传入中国的时候就已失去其内在精神,而变成一种技艺了。
    “Laser”由“莱塞”而成“激光”似乎还像回事,而“德先生”、“赛先生”穿上长袍马褂后变成“民主”、“科学”,似乎已违背原意太多。这点不知那些高呼“民主”、“科学”的朋友们是否意识到?
    任何文字都有外来语的问题。多数都采取使用原文的办法,日文处理外来语也是用拼音,而非文字。这是题外话,还请语言文字专家对此进行研究。
    行文至此,我也开始惶惑起来了,中国文字这种独特的魅力,不知是福还是祸。文字的功能是表达、交流思想,而中国文字到今天惹出了这许多问题,怕是仓颉当年没有料到的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