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我这样给孩子讲国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于晓冰 参加讨论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知与行】
    实用与“大用”
    “国学到底有什么用?”很多人会追问这样一个问题,但回答这个问题,又实在太难,言人人殊,简直无解。
    对国学有较为深入了解的人,往往不屑于做这样的追问。因为一旦谈到关于国学有用的问题,他必然会有很多的例子,来谈国学中的“无用之用”,这种于人生的“大用”是他在学习国学的实践中亲身感受到的,所以,他们能谈得很广泛、很深入。
    而对于国学仅仅是道听途说的人而言,他们在提出这个问题时,实际上往往不是在追问“无用之用”的问题,而是在追问“有用之用”的问题,也就是说,国学的实用性在哪里?国学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水喝,除了考试之外,还能用来干点儿什么?
    后者实际上是很多学生的状态。在学习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再给他们补充扩展关于国学的相关内容,必然会让他们觉得是在额外增加负担。如果还是给他们讲“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他们是很难听得进去的。对于人生的这种“无用之用”的大用不好讲,即便讲了,没有深入的学习经历,也很难体会到,而相对好讲的是关于考试的实用。于是,我在给学生讲国学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一方面固然要说“大用”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更要说“实用”的问题。通过讲“实用”,引起他们的重视,在点滴浸润中,慢慢让他们体会到国学对于人生成长的“大用”。
    我在设计国学课学案的时候,正是采用这样的思路。所选择的内容,诸如《声律启蒙》,古今名联,《论语》选读,中小学古诗及相关拓展的时候,尽可能和考试联系起来,让学生不断意识到,学习这些,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先体会这种有用或者说是实用,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自然就可以慢慢体会到国学对人生的“无用之用”。
    造境与借境
    我们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习惯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但是,这种情境更多是有意设计的结果,学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请君入瓮”的意味。这时,这种“造境”所达到的效果就弱化了很多。
    学生对国学课本身就有疏离感,如果仍旧一成不变地采用“造境”的方式来上课,可能效果就会更差。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个问题,我在国学课上尽可能采用“借境”的方式,也就是充分利用任何一个可能的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情境,来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刮大风的时候,我就和学生玩飞花令,说说带有“风”字的诗歌;在下大雨的时候,我就给学生讲一讲在古代经典中关于雨的描写有哪些,古人从这种天气现象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在学生发生矛盾、做错事,互相推卸责任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这样的“借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从心理上也更愿意接受。
    当然,这个“借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远比“造境”要困难。因为“造境”是固定的,可控的,而“借境”则是随机的,不可控的。显然,“借境”需要老师有更多储备,要像魔术家的帽子一样,随时随地变出奇妙的东西来。为了能更好地“借境”,我会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储备。比如,“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这些是在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我就会分门别类地系统整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用经典可以做怎样的深入解读,我也会有意识地积累。在这些“境”发生的时候,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不经意之中讲给他们的,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实际上是老师长时间有意识积累的结果。
    单一与多元
    国学的内涵和外延都极为广泛。甚至有人说,“国学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对待国学的态度,每个人也大不一样。崇拜国学的,认为国学可以解决一切,甚至觉得只要背诵了多少古代经典,就能成贤成圣。反对国学的,则把国学贬得一文不值。
    我虽然热爱国学,但绝不迷信国学,不相信国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指望着通过倡导国学来解决一切问题,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所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虽然经典所讲的道理可以穿越时空而来,但是这种穿越时空,必然要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它的生命力。同时,国学也只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都是在适应它的时代和环境之下产生的。在科技日益发达,地球成为地球村的情况下,哪一种文化都不是全能的,都不是普世的,都需要有其他的文化来补充,来碰撞。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不断吸收外来的各种文化中不断前行发展,才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因此,我在教学生国学的时候,绝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会时时告诫他们,要有一颗中国心,但要做世界公民。要有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胸怀,无论哪一种文化,只要是于我们有利的,都要拿来,都要为我们所用,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因此,除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典籍,我也会不断地推荐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文学作品给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受到最好的精神滋养。
    虽然有国家的强力倡导和推动,但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必将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甚至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无论如何,要记得,这是一个浸润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需要大张旗鼓,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静下心来,不为名,不为利地去做,把这颗种子播撒下去,总有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作者:于晓冰 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