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品味古籍:读问《论语》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王兆军 参加讨论

    近年来,国人对国学突然有了兴趣,从商界大亨到文化名流,从权威人物到莘莘学子,大家都在念叨千百年前的古人古书,一致说着《弟子规》《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的好,实在让人既兴奋,又多少觉得有点忧虑。国学,由汗牛充栋的典籍和口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精神组成,确实值得学习和继承。不论什么人,读一点圣贤语录,大概总比吃喝嫖赌要好。但在下认为,国学并不是童蒙私塾里念的书歌子,国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能靠断章摘句去把握;国学也不仅仅是一碗心灵鸡汤,而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不然的话,生活将是暴虎冯河的赌局。更为重要的是,既往的国学须经当代人的眼光加以审视。
    国学可以通过典籍去了解,但典籍也有典籍的局限——它不足以囊括这个伟大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真正的传统是上自庙堂下至江湖纵贯千年的风骨,是任何灾难都颠扑不破的文脉,是文字记载的和口头流传的家风世相,是连绵不绝且不断演进的生活方式,这绝不是一个流派一个主义所能涵盖得了的。
    国学包括但绝不仅仅是儒学,它应当是数千来所有学派的精神集中和文化储蓄。即使单论儒学,也得以孔子本人当年的言行为准,而不能将后人的附会作为儒学的正宗。前些年国人曾经讨论并赞赏过的文本主义,窃以为,典籍文本至今仍有价值。比如,要了解孔夫子的儒学,就以读《论语》为好。
    喜欢阅读《论语》的人,大概都会看到孔老夫子的形象。那是一位渊博、执著、忧国忧民的老先生,而且是一位直率诚实的性情中人,全不是后来道学家所描述的那种老气横秋的样子。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图书收藏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编辑和出版家,单是编校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些大书,就足以证明他学问了得。《论语》的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孔子是个多么有趣多么可爱的老师,他敢怒敢言,有时当面指斥弟子,有时号召学生们对不肖之徒鸣鼓而攻之。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不赞成孔子的政治主张,但孔子一辈子忧国忧民,始终怀抱救世的热心,这一点恐怕没谁心存疑义。孔老夫子游学各地,不厌其烦地向人宣讲他的主义,纵有陈蔡之厄路人讥讽,都不曾更改自己的信念。孔子终生坚信自己的学说是正确的,他是个明亮而仁厚的长者,性情就在他的言谈举止之中,有时被人看穿,他也付之一笑,很是可爱。
    必须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才能懂得儒学的由来和意义。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动荡分裂的社会,诸侯间彼此征战相互兼并,谁的拳头狠,谁的阴谋诡计多,谁就是老大。百姓在旷日持久的动乱中失去了安宁,也失去了正常的心理健康。面对那样一种乱世,孔子努力探讨善恶、是非、人性和治国之道。孔子痛心于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素质不行,缺少诚信和忠恕,而且不尊重礼义廉耻;二是统治者只晓得血腥杀伐,挥霍享受,兼并侵略,不懂得治国治世还需文化伦理的依托。于是,他从教育入手,从典籍切入,创造了儒学。
    儒学的价值核心是“秩序”,礼就是秩序。孔子宣称“我从周”,是说景仰西周的社会制度、文人圭臬、生活方式。但是,孔子的学说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是统治者能否自愿实施“仁政”“廉洁”“克己复礼”?老先生一辈子都想把自己的文化策论贡献给大小国王诸侯,到头来到处碰壁,就是这一问题的明证。其二,老百姓,即孔子所说的“民”,不肯奉行“忠恕”“好德”,如何解决?
    (王兆军  著名作家,著有小说《拂晓前的葬礼》、《乡下人》三部曲等。《拂晓前的葬礼》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报告文学《原野在呼唤》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