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道路究竟是什么?首先,学术研究道路当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相对悠闲自由,不至于像工作后那样加班加点(实际上,不少博士生也经常长时间工作。但相对而言,这类研究型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你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专注自己的研究课题。 其次,学术研究也只是正常社会分工的一种,即与工、农、商一样正常的职业。某些人包括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可能会倾向于把学术道路“神圣化”,认为做学术的人必须阳春白雪、不食人间烟火……这种过度的“被神圣化”导致很多学术科研人员一方面坐着冷板凳,但另一方面却不能通过正常经济途径获得额外的适度收入补贴家用。 对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来说,常见的有两种趋于极端的评价:有些人觉得博士无所不能,也有的人觉得博士呆头呆脑。 我认为这两种极端化评价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博士也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隔行如隔山,博士群体之外的社会分工人群对其产生误解也是可能的。我的博士同学中有穿着打扮相对考究的人,也有衣着随意的人。可能后者更符合社会一般人士对博士群体的感官。因为这种不时髦更符合一个“书呆子”的形象。美国社会人群对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博士生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就是“nerd”(呆子)。应该说,人们对博士生的刻板印象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在选择“硕士→博士”这一条学术道路的时候都有充分的考虑。有的人或是因为本科硕士毕业后工作不利转而选择治学,或者是因为家长、朋友劝说后读博。对这些所谓“稀里糊涂”或者“迫不得已”读博的人而言,治学路上的心态是较为复杂的。有的人得过且过,也有人在走上这条道路后发现了自己的真正科研兴趣所在,进而全身心投入。相对而言,那些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读博的人,他们目的更明确,也更有方向感——比如获得博士学位,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和升职机会。相对而言,这些人的迷茫更少,心态也更为坚定。 谈到学术研究道路,不可避免地涉及待遇问题,也就是传说中的“学术研究冷板凳”。以我所在的北京大学为例,博士生多数默认为二等奖学金,即抵消学费后,每个月获得大约2000元人民币补助。自去年以来,学校另增加每月225元的补助。据我所知,北大的这个补助力度已经是全国最高水平。如果是硕士研究生,补助就更少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调整好心态而动辄就与热门前沿行业同学的收入盲目攀比,自然可能会觉得读博不仅“寂寞”而且像是在“坐冷板凳”。 需要补充一点,如果将全球范围内博士生补助进行对比的话,其实我国高校的补助并不能算少。我曾经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交流一年。康奈尔大学作为美国著名的私立高校,其对博士的补贴在美国高校中相对较高,大约每月给每位博士提供2000-2500美元的补助(不同院系稍有不同,大致在这一范围内)。如果仅以汇率计算,多数国人可能会觉得很羡慕。但如果考虑到美国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那么值不值得羡慕就有待商榷了。康奈尔大学所在地伊萨卡(Ithaca)市规定,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约为每月2500美元。换言论之,康奈尔大学这个著名的常春藤高校能够提供的博士生补贴基本相当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而且美国高校并不向研究生提供任何形式的住宿。即便在伊萨卡这种较为偏远的小镇,当地房租约为每月350-1000美元;而如果恰好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种大学就读,那么房租一般约为1300-2000美元每月。对比之下,美国大学提供博士生补贴就不怎么够用了。 我注意到,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加大对研究生的补贴力度。北京大学在两会后也宣布了新的补贴方案,这一方案将在今年9月开始的新学年正式施行。虽然具体增加多少尚未可知,但从整体来看,趋势是好的。 (作者:王龙林,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